因处珠溪下首,故名下庄,雅称霞庄。50年代仍称下庄。 |
原系海湾,鲫鱼山、里头湾山对峙若门,围塘后普长蒲草,习称蒲门塘,村由塘得名。 |
原海涂高墩,围塘建村后因名海墩。 |
自2004年8月合并。当时象山东风集团在主村的北面建了三座大面积的厂房,东风集团为使企业取得与当地落点村同一名称。就出了部分资金。经三村同意决定为合并新村名为“东风村”。 |
因沿溪布村,故名溪沿。 |
原名“陈晁”;见于嘉靖《象山县志》,成化十八年(1482)邑令凌傅视陈晁塘涂广可田,乃鸠民筑塘,建陈晁碶。相传许姓最早,后外迁,陈姓居于岑山之阳,面对晁山,故名陈晁。后一外姓迁入,欲以其姓命村,与陈姓争执不下。适有一儒生外来,问知其情,乃曰:晚生倒有一计。两姓问其祥,儒生说:岑山,晁山,又名龙山、凤山。两山夹一水,犹如龙凤戏水;两姓居一村,情同兄弟手足。如以山名村,协和相处,岂不更好?两姓人等都觉如此更好,遂改陈晁为岑晁。另有一说,清季,一年新春,陈晁龙灯会去外地舞龙灯,收龙灯米时因与另一龙灯会同名而发生争执,遂改今名。 |
原名上庄,因处珠山北麓,地势较高得名。后北移珠溪两岸布村,遂以溪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