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原名中兴镇,清代末年为华阳县第四区中兴镇,民国时期仍为中兴镇,辖4个保。 1949年解放,为中兴乡,1953年建立中兴镇,1981年为承袭华阳县名,更名华阳镇。 2006年9月7日,经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47号)文件批准,成都市撤销双流县华阳镇、中和镇建制,同意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华阳镇改成华阳街道,沿用至今。 |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华阳县设万安乡。 1958年,华阳县府改万安乡,设万安公社。 1983年,万安公社改乡。 2001年,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万安镇,设立万安街道,以原万安镇所属行政区域为万安街道的行政区域。 |
明设木马驿。 嘉庆初年,设正兴场。 1949年,正兴镇分为正兴、苏秦2乡。 1965年4月,乡改公社,属双流县。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10月,与新秦乡合并为正兴镇。 2013年12月1日起,双流县剑南大道南段、元华路以东正兴镇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2014年1月7日,天府新区正兴镇剑南大道以西2.6平方公里区域划转双流区协和街道(注:2019年12月,撤销协和街道并入怡心街道)。 2019年12月,撤销正兴镇,设立正兴街道,以原正兴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正兴街道的行政区域。 |
原名蓝家店,后改为兴隆场。 清末,设兴隆乡,属华阳县第七区。 1965年,划归双流县。 1958年,乡改公社。 1982年,公社改乡。 1981年,属太平区。 1992年10月,撤区。 2001年6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兴隆镇,设立兴隆街道,以原兴隆镇所属行政区域为兴隆街道的行政区域。 |
清嘉庆年间,属仁寿县。 民国属仁寿县第一区。 1949年,设煎茶乡。 1951年,分为煎茶、沿溪、揽祥3乡。 1952年,属十六区。 1955年,属籍田区。 1956年,揽祥乡茶林、回龙、幸福3村归刘公乡,新扇、红梁2村和沿溪乡划归煎茶乡。 1958年,改长征(籍田区)公社煎茶区队。 1960年,改煎茶公社。 1962年,分为煎茶、沿溪2公社。 1976年,划归双流县。 1985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与刘公、沿溪2乡合并为煎茶镇。 2013年12月1日起,双流县煎茶镇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2019年12月,撤销煎茶镇,设立煎茶街道,以原煎茶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煎茶街道的行政区域。 |
1965年3月27日,国务院第154次会议决定,撤销华阳县建置,并入双流县。 4月8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撤、并县通知。 7月1日,华阳县正式并入双流县,其所辖的18个公社(含新兴、平安)、3个镇并入双流县。 1981年,平安乡更名白沙乡。 2013年12月1日起,为加快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兴镇、白沙镇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由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2015年,成都天府新区12个镇(含新兴镇、白沙镇)经市政府批准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2019年,撤销新兴镇、白沙镇,设立新兴街道。 |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废席郡,设籍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属仁寿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仁寿县第五区。 1976年,划归双流县。 1984年,为县制镇。 1992年10月,籍田区与红五乡合并为籍田镇。 2013年12月,籍田镇由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2019年12月23日,撤销籍田镇、大林镇,合并为籍田街道。 |
北宋治平年间,设衡山镇。 元丰年间,更名垍窑镇。 明末,更名太平镇。 1950年,改太平乡农民协会。 1952年,改太平乡。 1954年,乡改公社。 1981年,改太平场乡。 1985年,乡改镇。 1992年10月,更名太平镇。 2019年12月,撤销太平镇、合江镇设立太平街道,以原太平镇和原合江镇所属行政区域为太平街道的行政区域。 |
明末,名皮罗寺(土主庙)。 1939年,设永兴乡。 1992年,乡改镇。 2013年,划转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 2019年12月,撤销永兴镇、三星镇,设立永兴街道,以原永兴镇和原三星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永兴街道的行政区域,永兴街道办事处驻世纪街5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