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松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松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

民国时期属一区松山、松获等乡。

解放后1950年属三区白水乡,1952年属七区和岐余区。

1958年撤区改社,属城关公社迹头大队。

1961年复区撤社,分出成立乘风大队属城关区迹头公社。

1965年撤区并社,属松山公社。

“文革”期间改称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镇。

自明至清末分属临济、东隅两里。

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获、松山等乡。

1950年属一区岐余乡,1955年属岐余区泥田乡,1958年撤区改社,改乡为大队,属城关公社,泥田大队,1961年复区分社,分出成立渡头大队属城关区松山公社。

“文革”期间改称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

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山、松获等乡。

1950年属一区松山乡。

1952年分出成立岐后乡属7区,1955年合并松山乡属岐余区,1958年撤区改社分出成立岐后大队,属城关公社,1961年复区分社,属城关区松山公社,“文革”时期改称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山松获等乡。

解放后1950年属一区松山乡。

1952年属七区和岐余区,1958年撤区改社改乡为大队,属城关公社,松山大队。

1961年复区分社,分出成立岐头大队,属城关区松山公社,1965年撤区并社,属松山公社,“文革”期间改称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

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山,松获等乡,解放后1950年属一区、七区和岐余区的松山乡。

1958年撤区改社改乡为大队,属城关公社松山大队,1961年复区撤社,撤出成立树柄大队,属城关区松山公社。

1965年撤区并社,仍属松山公社。

“文革”期间改称树柄大队革委会。

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

1992年10月改称居委会,属松山镇。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

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获、松山等乡。

解放后1950年属一区和岐余区的南门乡。

1958年撤区改社,改乡为大队,分出成立吕洞大队,属城关公社。

1961年复区分社,属城关区南门公社。

1965年撤区并社,属松山公社。

“文革”期间改名向阳大队革委会,1980年复名吕洞,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

1992年10月,改称居委会,属于松山镇。

自明至清末属拜井里,民国时期属一区和松山、松获等乡,解放后1950年属一区松山乡,1952年后属七区和岐余区。

1958年撤区并社属城关公社松山大队,1961年复区撤社,分出成立南岐大队,属城关区松山公社。

1965年撤区并社,仍属松山公社。

“文革”时期改称南岐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松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