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思南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2]

思南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2]

香坝镇位于思南县城西南,地处东经107°59′—108°07′,北纬27°43′—27°51′。总面积80.9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12公顷,辖26个村民委员会,主要矿藏有煤、铁,森林覆盖率30.4%;总人口2.54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25万人,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侗族等,非农业人口630人;人口出生率11.83‰,自然增长率为8.42‰、计划生育率94.3%;劳动力人数16550人。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侗族等非农业人口630余人,劳动力人数16550人。是典型的农业大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近年来,境内背流坝村200余亩的柑桔已成为我乡的特色产业,每年均吸此了不少外来客人,畅销县内外,年年都供不应求。有香坝、瓦窑两个集镇市场。 目前,香坝市场逐步繁荣,瓦窑集镇已列入库区移民安置搬迁规划项目之中,未来前景可观。其中瓦窑的酿酒业畅销毗邻乡镇,甚至远销县城。通讯设施步伐不断加快,去年以来已开通程控电话600余门,先后建移动机站4个。乡内有香坝、瓦窑两间中学,五间完小。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乡有党总支5个,38个党支部,499名党员。主要矿藏有煤、铁,森林覆盖率为30.4%,农民人均纯收入895元。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努力培植后续财源,乡级财政不断壮大。目前,全乡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奋力拼搏,正逐步走向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长坝苗族土家族乡位于思南西南角,国土面积61.7平方公里,东与合朋镇相邻,西北与凤冈县接壤,南依滚滚乌江。辖15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13775人,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 居地。人均耕地1.2亩,平均海拔650米,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土家花灯、扎鼓棚、傩戏等丰富多采。尤以扎鼓棚是全县独有的少数民族艺术精品。乡境内有省内最大的石林,面积3.6平方公里,景区怪石磷殉,多姿多态。有老叟垂钓、桃园结义、唇齿相依,开卷有益等18个景点,石林与森林相依相映,浑然天成。自西向东直贯石林腹地而过的天然溶洞“双龙洞”有72条岔洞,洞察中有山、有林、有河流、有瀑布,更有美丽的神话故事,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长坝各民族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抓党建、夯基础,降人口,保稳定,围绕“稳粮、保烟、兴药、促畜”,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太子生种植已初具规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动了教育、卫生、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奇异的石林,热情的长坝人民欢迎您!.。
一、地理位置及地貌板桥苗族土家族乡,位于思南县城南端。东、南、西三面与石阡县接壤,北面与塘头镇为邻。地处东经108°9′—108°13′,北纬27°37′—27°44′。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12.3公里,辖区总面积43.16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板桥村,距县城40公里。其地貌从北到南形成一个葫芦形。属高山丘陵地带。除鸡冠山外,海拔高度相近的小山就有50多座,乡境内平均海拔为395米左右。西高东低,西面位于增沙村的鸡冠山,最高海拔为917米,东部最低海拔379米。所属山脉、丘陵、坡地中到处是裸露的石灰石和溶洞,现有洞、坑、深井130余处。还有小溪河岸的悬崖峭壁9处。二、行政区划:1992年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通(1992)52号文件批复撤原板桥乡、南盆坳乡,成立板桥苗族土家族乡。辖板桥、和平、毛坝、后屯、朝阳、展望、水淹坝、枣树坪、石庄田、燎原、增沙、水洞12个村,94个村民组,2004年末统计人口为3996户15358人。2005年8月,经县委、政府同意,在我乡进行撤并村(组)工作试点,从原有12个村,94个村民组撤并为4个村30个村民组。划街上村红旗组到和平村,组建和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和平村村民委员会。撤街上村、毛坝村、后屯村、朝阳村,组建板桥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街上村村民委员会。撤展望村、水淹坝村、燎原村,组建郝家湾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展望村村民委会。撤石庄田村、枣树坪村、水洞村、增沙村,组建南盆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石庄田村民委员会。三、气候条件:板桥苗族土家族乡属于丘陵地带。地势开阔,光照条件好,无霜期长,降雨量丰富,光、热、水同季。气候温和,冬暖夏热,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属于中收型的农业气候。太阳辐射量为3624.2兆焦耳(亩/平方米)。全年总日照数和光辐射量最高值都在7月,最低值在六月。全年的光能源主要集中在4至9月,年平均温度16.9℃,极端最低温度-6.2℃,最热月是7月,最高气温达39.5℃,月平均温度为28.4℃。最冷月是元月,月平均温度为6.4℃。全年无霜期为286天左右。降雨量比较充足,全年集中在4至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具有有雨热同季的特点,而降雨量最多的是5至6月,占全年降雨量3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141毫米。但月季分配不均匀,年度差较大,涝灾、旱灾频繁。四、文教卫生全乡有中小学11所,在校学生250.。
一、地理位置:思林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思南县城西南部,乡政府驻地思林,距县城28公里。东与邵家桥镇雷坪接壤,南临乌江与塘头镇风清隔江相望,西同枫芸土家族苗族乡相连,北与大河坝、思唐镇共界,地处东经108°7'—108°14',北纬27°47'—27°59'之间。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12.6公里,乡域总面积56.1平方公里。二、旅游资源:思林境内的黑河峡风景名胜区,面积3平方公里,属乌江支流,景区由15个景点构成,即:天生桥、黑河峡、小溪槽、洞口槽、仙人洞等,整个景区由大峡谷、喀斯特溶洞银丝瀑布、生动植物组成,奇、险、幽、秀、风景各异,堪称旅游风景的一大奇迹。位于思林集镇1公里的乌江思林水电站和集镇边缘的坝址,水库正常蓄水位440m时,库容12.05亿m3,水库面积38.35km2。三、自然资源:全乡土地资源面积5110.9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96.79公顷。四、水利、林业、矿产资源:思林乡境内水资源主要有乌江、干河沟、小马溪河过境。全乡有林地1350.7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6.43%。境内有较为丰富的煤矿。五、气候条件:思林乡属黔东中亚热带湿润温暖气侯。具有春夏较长、秋冬较短、冬暖夏热、冰雾少见的特点,境内大部分地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雨丰富、四季分明,光、热、水同步。由于受地貌的影响,思林乡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较低,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是为3513.2兆焦耳/米2,日照时数为1350小时,且振幅较大,光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太阳辐射量达2415.3兆焦耳/米2,占全年总辐射的68.7%,日照时数达882.6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1.4%。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6.9℃左右,其水平分布为:以河谷地带逐步向西北方向减低,河谷地带温度最高,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无霜期290天,境内降水强度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188毫米,多集中在热量较高的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有利于多种林木的生长。六、社会经济概况全乡辖14个村,118个村民组,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7个民族,少数人口652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4%,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人口密度为253人/平方公里。全乡交通、通讯事业稳步发展,全乡村村通公路,85%以 上组通公路,但均缺乏资金维修,大部分是简易公路,交通相对闭塞,全乡14个村已有7个村通了程控电话。
胡家湾乡是思南县唯一个国家级一类贫困乡,位于思南县城西部58公里处,东与张家寨镇为邻,西与杨家坳乡、亭子坝乡毗邻,南与许家坝共界,北与宽坪乡接壤。乡境内沟壑纵横,属于高原所特有的大斜坡地带。全乡总面积61.6平方公里,辖三个办事处(南盆、胡家湾、竹园),15个行政村(其中一类重点村14个,二类重点村1个),103个村民组,3572户。2002年年末人口14574人,其中农业人口14374人,乡村劳动力7929人。全乡有17个党支部,345名党员。有1所民族中学,3间完小,9个教学点,在校生3224入。与外界联系的有—条25公里长的断头公路和—条7公里晴通雨不通的通乡公路,乡有程控电话110门,移动网络覆盖全乡,电视收视率38%,12个村建有计生室,农网改了7个村。 主体民族是苗族和土家族,占总人口数的76.1%。全乡国土面积9.24万亩,耕地面积11035亩,其中田8700亩,土2335亩,人均耕地0.76亩,森林覆盖率37%,可利用草地30026亩,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856万元,财政收入6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元,粮食收入乳5公斤,贫困尸1404户,575l人,纯收入在480元以下的特困户有448户,1415入,五保孤儿56户,68人,因病因灾需临时救助273户,1176人。外出务工有4525人,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目境内种植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大豆。致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602元。
宽坪乡位于思南县城西北部,经张家寨至思南县城63公里,经德江县合兴乡至思南县城52公里(宽坪至合兴10公里为镶边公路,合兴至思南为等级油路);宽坪至德江复兴公路已基本贯通,公路全长30公里;宽坪距亭子坝政府所在地约11公里,现已全部建镶边公路,宽坪至胡家湾公路正在紧张的修建中。宽坪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现有耕地面积 亩,其中田亩;有森林亩,有庐山、五星、四角三大林场,其中庐山林场面积 亩,森林覆盖率达 %;2005年全乡人均粮食产量 公斤,人均纯收入 元,期内出生人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目前桃子坝重晶石已进入开采阶段,有香庐山重晶石尚待开采;经多方面勘测,尚待开发的狗二岩小水电,装机容量100千瓦;有120万立方米的红旗水库,远近闻名的张湾土家白酒尚待开发;境内盛产本地黄牛、本地山羊。牛羊肉土家以其香味深得消费者喜欢。
一、基本情况枫芸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思南县西南,距思南县城46公里。地跨东经108°7′31″,北纬27°48′42″。东临思林乡,西与香坝乡接壤,南与塘头镇隔乌江相望,北同许家坝镇共界。乡域东西宽7.4公里,南北长11.3公里,总面积66.6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南面临乌江,西南面有六池河环绕。受乌江和六池河的切割,形成了乌江北岸和六池河东岸的两大斜坡,枫芸乡就分布在两大斜坡上面,分为岩上和岩下两大片。最高海拔葬鸡顶999.5米,最低海拔三角岩出口处乌江河谷370.5米。全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7℃,全年无霜期为298天,年平均降雨量1247毫米,均集中在4—10月,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和红薯,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等。烤烟是枫芸乡多年培育起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是后续支柱产业,主要以猪牛羊为主。枫芸土家族苗族乡成立于1992年,辖枫芸、木芸、樱桃、望山4个办事处,有16个行政村,134个村民组,杂居汉、土家、苗、仡佬、蒙古、侗等6个民族。2003年全乡有4778户,16867人,少数民族人口6450人,占总人口的38.2%。全乡有民族初级中学1所,完小5所,村级教学点7个。学校占地面积47274.14平方米,建筑面积7183.23平方米。2003年在校学生2490人,教师113人。有医院1所,病床25张,医护人员8人,村级卫生室(站)16个,从业人员21人。枫芸是全县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有年产5万吨的县煤矿和8间年总产量25万吨的私营煤矿。年发电量2134万千瓦时的东方红电站和发电量1700万千瓦时南江火电厂均座落在乡境内。原煤除供本县生产生活用外,还远销怀化、凤冈、德江、印江、石阡等地。乡境内还有硫磺、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思—合公路穿越本乡龙坪、木芸、金星、河坡4个村。经南面乌江的风清码头可上达大乌江,下至涪陵入长江。除高原、齐心2村外,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 组通公路。2003年全乡有各类车辆78辆,船只6艘,公路里程65公里,其中县道15公里,乡村公路50公里,水域13公里,其中乌江干流5公里,支流六池河8公里。自1999年开通程控电话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扩容。2003年底程控电话已达380门,涉及枫芸、青山、红旗、齐心、尖山等村部分组。移动电话机站于2002年10月开通,.。
在贵州省的东北,铜仁地区的西陲,从思南山城向西约五十公里,暗涛汹涌的乌江南岸,武陵山脉北麓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人口两万余的少数民族乡——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三道乡位于县城的南部,是一个偏辟的小乡,距县城内47公里,辖18个村。这个乡一九九二年“撤建并”后成立,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经济根基肤浅,文化底蕴薄弱,又没有区位优势,生产力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二OO四年的人均月纯收入还不足一百元;人们称之为思南的小西藏。
一、天生之桥贵州省思南县天桥土家族苗族乡位于县城东南32公里处,乡政府坐落在天桥街上。全乡总面积68.58平方公里,东西长15.9公里,南北宽13.4公里,平均海拔582米,全境东高西低。其东、北与印江自治县新寨乡共界,南同大坝场镇相接,西和孙家坝、邵家桥两镇毗邻。全乡辖17个村147个村民组4227户15855人。天桥,昔称天仙桥或天生桥,以其东南方的营盘山和西北方的卡子山连接自然成桥得名。天生桥全长50米,宽150米,高50米,桥下有清渡河自北向西流经孙家坝在邵家桥镇的赵家坝注入乌江。相传,天桥系鲁班偕徒赵巧修成。当师徒玉帝圣旨后来此承修天仙桥和下洞桥,赵修天仙桥,半夜功成,鲁修下洞桥做工湛,正待合拢,赵巧作梗,催促土地菩萨让雄鸡早啼,鲁只好弃工回返,致下洞大桥未成。当鲁班回返之前知系土地菩萨作祟,将其击一巴掌,现洞内留下痕迹可见。二、风土人情(一)居住。天桥各族多依山傍水,避风向阳,视野开阔的地方居住,建房多为木质结构,房前设院坝,两边立厢房,若遇地基不宽,就在正房前面下坎修吊脚楼,楼上住人,底层放杂物,楼台、门窗饰以木雕,美观大方,房前层后栽植竹木陪衬风景。(二)饮食。食粮以大米为主。逢年过节,老人寿诞,妇女分娩,待亲朋,讲究吃糯食,做糍粑、甜酒、米籽、油茶。特别是土家豆花饭更是思南一绝,豆花饭做工精细,配方独到,要提前准备好配料,才能在4小时之内尝到芬香可口的上层豆花、中层干饭、下层稀饭的土家豆花饭。(三)喜庆。男婚女嫁、生儿育女、修房造屋是土家人最为看重的三大喜事,如今的婚娶已基本上放弃下书、开书单、讨庚等繁文褥节,大都只按过礼接亲。生儿育女众欢喜,妇女生第一个小孩,男方必到女方家报喜,若生男孩则抱一只公鸡,生女孩则抱一只母鸡,作为报信礼品。之后,由娘家选择吉日,邀集嫡亲众人到女婿家“吃祝米”。修房造屋要大办酒席,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在“事务”当日说“祓事”、撒抛梁粑,图个喜气洋洋。(四)信奉。崇拜祖先为普遍,把祖先当成至高无尚的神来敬奉,逢年过节要烧钱纸,男婚女嫁都要给祖先烧纸叩头,祈求保佑。其次是敬奉财神,正月初二早上,家家都要烧香,敬财神老爷。此外,天桥各族群众还信奉“山王菩萨”。位于黎明村梯子土组兑家湾有一座山,山顶有一墩长20米、宽5米、高10米,呈长方形的巨石,巨石上面分别垫卧两墩长方石,与农家用的柜子相似,称“金银山”。相传,昔日有一农夫欲.。
兴隆乡是贵州省思南县内位于乌江支流龙底江上的的一个少数民族乡, 总面积57.5平方公里, 辖14个行政村, 1万6千多人口,主要以土家族苗族聚居。 山区地形, 平均海拔758米, 山地高差100----350米, 森林覆盖率18.7%, 有林地占41.5%, 耕地面积 10077亩; 春暖秋凉, 夏热冬寒, 属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 适合农作物生长,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乡, 种植业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玉米, 薯类等粮食生产, 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蔬菜生产为主, 中药材生产正在起步;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和肉食鸡、鸭、鹅生产基地发展为导向, 正在形成规模。龙底江流过境内将全乡一分为二,一座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总装机容量6300千瓦的水能发电站长滩水电站正在紧张施工,今年年底第一台机组将投入使用;由于受梵净山地形及生态气候影响,龙底江水质优上,水温较低,无任何污染,水产资源主要特产冷水鱼角角鱼、无甲鳞鱼和鲤鱼,鱼肉嫰如豆花,味道十分鲜美,含高钙高蛋白及锌、砷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是待客的上等佳肴。因此,兴隆乡实属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由于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交通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在落实中央西部开发政策过程中,乡镇集市和村镇建设步伐加快,村级公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文教卫生、科技电信事业日益繁荣,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乡域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畜牧业和烤烟)和劳务输出,乡镇企业和服务业几乎为零。但开发潜力大,条件已基本成熟,现有外商投资近百万开办的红砖建材厂一个,马上投产使用。位于乡政府驻地附近500米处的龙底江边温泉水量大,水温高,是作为服务业可开发性很强的宝贵资源。我们真诚欢迎外商来我地开发,政府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开发龙底江,一切好协商;一二三产齐步走,生态农业旅游乡;客商发财我发展,携手共同奔小康。
(一)地理位置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位于思南县城西偏南,乡政府距县城80公里。乡境地跨东经107°~521°至108°~271°,北纬27°~50°至27°~56°。其界东邻许家坝镇,南与青杠坡镇毗邻,西同风冈县永和镇以河为界.北与亭子坝土家族苗族乡、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隔六池河相望。东西长15.7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76.03平方公里。属思南县边远乡之一。境内山峦叠崦,沟壑纵横,东南面稍低,西面偏高,最高海拔1 1 90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二)基本概况全乡辖邵家渡、关田坝、堰塘、土井、栏杆、王大坪、帅家沟、于家山、岑头盖、水口寺、,.观音山、中城、桅杆坝、小丰溪、青年台、大盆水、。坪上、川塘、安家沟19个行政村,149个村民组。乡政府驻关田坝村。总户数4842户,总人口19809人,以苗、土家族、汉族为主。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油菜为主,近年来,党委政府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起来以烤烟、畜牧业、药材种植三大产业,2004年,种植烤烟4300亩,计划收购烟叶86万斤,药材种植有玉竹、白术、半夏、板蓝根等,全乡现有养殖专业村两个,养殖小区1个,养殖专业户80多户。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14个。到2005年止,全乡有公办教师85人,代课教师44人,在校初中生750人,小学生2850人,入学率达98%,毕业率达97、2%。1999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2003年,“两基”复查和普及实验教学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全乡教育向规模化、信息化发展。(三)气候条件杨家坳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冬、夏日较长;春、秋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5.7℃,全年积温在6300℃左右。年内最高温度可达38.5℃,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度一6.5℃,出现在元月,无霜期在272天。年降雨量在1266毫米,集中在4至10月,占全年的84%,大于O•1毫米的雨日一般为162天,小于10毫米的雨日34天。全年光照1302•9小时,太阳总幅射为3534.3兆焦耳/平方米。集中在4至9月。(四)土地资源杨家坳民族乡地形地貌属低山喀斯特溶岩。相对高差在35至215米之间;坡度在8度至40度之间。地貌发育以溶蚀、浸蚀为主。 总面积为114045亩,耕地面积为14486亩,人均0、73亩。有林地面积46312亩;荒坡.。
东华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思南县西北部,距思南县城37公里,东接鹦鹉溪镇,西南与宽坪乡接壤,南与张家寨镇交界,西北与德江县的合兴乡、堰塘乡毗邻,总面积75.51平方公里,铜遵公路穿乡而过,素有思南“西大门”之称。全乡耕地面积9600亩(其中:田5596.8亩,土4003.2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红苕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花生等,其中烤烟常年产量在90万斤左右,是全乡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税的主要支柱,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人口居住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辖16个行政村,104个村民组。2003年末,全乡总户数3388户,总人口12966人(其中农业人口12620人,少数民族人口6932人),今年,我乡国内生产总值为384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万元,农业总产值3005万元,,林业产值8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00万元,渔业产业值达393万。地方财政总收入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元,人均粮食收入397公斤,年末大牲畜存栏2724头,牲猪存栏9120头,山羊存栏2780只,家禽存栏25400只,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5%,乡村公路通车里程129公里,全乡11个行政村严重缺水,山塘水库5口;尚有8个行政村38个村民组未进行农网改造。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联江村常住人口1600人,有程控交换机一台,电话78门,移动机站一座,移动电话350部。初级中学一所,完小一所,村级小学5所,教学点5个;设有卫生院一所。全乡现设4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6个),有341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335名,少数民族党员202名,女党员28名),入党积极分子139人,村级后备干部192人,自1999年以来,先后创建了7个“双千村”和2个“五个好”村,联江、汪家寨、沙溪坝三个村支部先后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以“-”精神为动力,高举-理论旗帜,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以饱满的热情,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等后续支柱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不懈努力!2003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党的-和省委九次-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重要思想,紧密结合乡情,发扬"团结、务实、求是、创新"的开拓精神,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