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纳雍县文昌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纳雍县文昌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维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乡黄包包大队,1984年设立城关区城关镇织纳路,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黄包包村和环城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撤销原雍熙镇坏城村和黄包包村部分居民组整合命名为松林社区,属文昌街道,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公社猫场大队,1984年设立城关区猫场乡黄包包村,猫场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猫场村和黄包包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撤销原雍熙镇猫场村和黄包包村部分居民组,合并命名为文昌社区,属文昌街道文昌社区,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公社猫场,石板河,砂锅寨,后寨大队,1984年设立城关区猫场乡猫场,石板河,砂锅寨,后寨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猫场,石板河,砂锅寨,后寨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将原猫场村坪地组,原石板河村大寨组,原砂锅寨村官上一,官上二,砂一至砂四组,官下一组部分,原后寨村中下,中上,中寨,水营上,彭家寨五个组合并。

设立茶都社区,新设立的社区驻地在官上二组,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城关镇老场路和猫场公社砂锅寨大队,1984年设立城关区城关镇老场路,猫场乡砂锅寨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老场村,砂锅寨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将原砂锅寨村官下一,马路,杜家湾,老场一至六组及打米厂组改设为老场社区,新设立的社区驻杜家湾组,属文昌街道。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公社桂花大队。

1984年设立城关区猫场乡猫场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猫场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将原雍熙镇猫场村更名为桂花社区并将县林场地界划属该社区。

属文昌街道,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五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公社后寨,砂锅寨大队。

1984年设立城关区猫场乡后寨,砂锅寨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后寨,砂锅寨村。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撤销原雍熙镇后寨村和沙锅寨村部分居民组合并。

命名为琪桐社区。

属文昌街道,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雍熙镇,1958年属城关区猫场乡石板河大队,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石板河村民委员会。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将原雍熙镇石板河村(大寨组除外)更名为石板河社区。

属文昌街道。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五直属联保,1950年属一区居仁乡,1953年属六区闹地乡,1956年属居仁区闹地乡,1958年属居仁区闹地公社,1961年属张维区补作公社,1962年属张维区闹地公社,1966年闹地并补作为八一公社,1984年设立张维区闹地乡,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居民组。

2013年撤销原雍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将原雍熙镇坐勒村,闹地村,中寨村合并,命名为大屯社区,属文昌街道,沿用至今。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大有里,民国三年(1941年)属大定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第一直属联保,1950年属一区居仁乡,1952年属六区家猫乡,1956年属居仁区家猫乡,1958年属居仁区家猫公社左翼河大队,果枝大队,1984年设立居仁区家猫公社左翼河村,果枝村,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熙镇左翼河村,果枝村,2013年撤销原维熙镇分设雍熙和文昌街道,撤销原雍熙镇左翼河村和果枝村合并,为左翼河社区,属文昌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