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南河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南河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因地处山前倾斜平原,面对南山,原名朝山,与南朝山对应,后改朝山为曹山,村民北曹山,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明代已有,传说王宜(人名)在此居住而得名,村名王宜庄,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因地处山前倾斜平原,面对南山,原名朝山,与北朝山对应,后改朝山为曹山,村民南曹山,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原和南曹山是一个自然村,称南曹山。清光绪应州《汤志》载有南曹山。因村中有小河,把村分为南北两部分。时河南部分习称前堡,即今南曹山,河北部分称后堡。由于多年河水冲刷,两堡逐渐迁建远离形成两村。土改时,因后堡介于南、北曹山中间,遂取名中曹山,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从前大山门峪流经此地,因是大河支流,故称港。后水涸河干成“乾港”。村因其名。因下游有“下乾港”,对应冠“上”字。明《应州》载有上乾港村。后“甘”字取代“乾”字,取甜美之意。村名上甘港,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清《萧志》载为段家寨子,原是南河种镇杨街段家种地的庄子,后定居成村,简称段寨,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清《萧志》载称王家庄子。1983年因重名按方位冠“南”字,改为南王庄,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
因意愿得名,乞求风调雨顺,岁岁丰收,故称“大岁稔”。后因县内有小穗稔冠“大”字为区分,现名大穗稔,为该村村民委员会,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