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属三十五都;民国时期分为洪邦、漳里两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漳里乡、洪邦乡;1956年合为漳里;1958年成立漳里大队;1984年改称为漳里村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属三十五都;民国时期属山岩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漳里乡;1958年与漳里村联合成立漳里大队;1961年与漳里村分开,自立山林大队;1984年为官桥镇山林村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属南安三十五、三十六都;民国时期分为周厝保和毫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并为周厝乡;1958年为周厝、下寮两大队;1965年合并为周厝大队;1984年为周厝村民委员会。 2000年5月拆出下寮、林兜、后曾3个自然村成立霞光居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属南安三十六都;民国时期称田铺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并属内厝乡;1958年属内厝大队;1961年由内厝大队分出,成立前梧大队;1984年改称前梧村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属三十四都;民国时期为“五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合归莲塘乡;1958年成立新圩大队;1984年为新圩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统于三十四都;民国时期属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莲塘乡;1958年成立塘上大队;1984年改称南安市官桥镇塘上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四都;民国时期分为岭兜和桥头两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并为岭兜乡;1956年改称莲塘乡;1958成立大队;1984年改称为岭兜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属“东边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下洋乡;1958年成立下洋大队;1984年改称为下洋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属东边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下洋乡;1961年改称东星、三落大队;1965年与三落大队并为东星大队;1984年改称为东星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属“竹口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竹口乡;1961年改称席里大队;1965年归竹青大队;1979年与竹口分拆,另立大队;1984年改称为席里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称竹口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和铺合为竹口乡;1956年归入下洋乡;1961年成立竹口大队;1965年改成竹青大队;1979年与席里大队分拆,另立大队取名竹口村;1984年改称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统于三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并为竹和乡;1953年转属莲塘乡;1956年划归为下洋乡;1961年成立西庄大队;1984年改称为西庄村民委员会。 |
1984年改称为和铺村民委员会。 |
1984年为内都村民委员会。 |
元、明、清属三十五都;清朝末年为三十七都;民国时期为九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黄山乡;1958年成立大队称九溪大队;1984年为九溪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