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社区位于人民东路2号,成立于2020年6月29日。主要管辖范围:东至正南北大街,西至城东北街,南至人民东路,北至京赞线。辖区内有46个居民小区,2883户,共9182人。社区“两委”干部8人,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14名,居民代表41名,驻区单位19个,在职党员513人。社区办公面积366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家长学校等。 育才社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灵寿镇党委的领导下,把社区党建作为社区建设这个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一是不断加强制度及阵地建设,推行城镇社区兼职委员、党建联席会议和网格化管理等制度,组建“红色联盟”,协同驻区单位联建、物业联抓、红色社会组织、志愿队伍联育、党员治理联创,不断完善“六位一体”治理架构,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积极探索以服务型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新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进“三治融合”,以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城镇社区治理体系为目标,谋划制定居民公约和自治章程,共建邻里守望、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将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成“一张网”,共划分7个社区网格,建立党小组,强化党建引领;三是打造“育、梳、邻、奉”党建品牌,社区依托于社区综合服务站,文化活动广场,按照“育、梳、邻、奉”工作模式,破解治理难题,于2023年按时按质完成4个党建惠民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4次,服务辖区居民3320人次,进行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35次,帮助社区57位居民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居民难事烦事急事29件。今后计划优先发展治理类、公益类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创新活动载体,逐步将红色社区社会组织逐步培养为宣传党的主张、提供社区服务、参与自治实践、培育社区文化的新生力量。 |
中山社区建立于2020年7月,隶属灵寿镇管辖,社区四至范围,东至城东北街,西至京赞线,南至人民西路,北至京赞线;下辖35个居民小区,共2981户,9444人,中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和服务用房位于北庄西街一号。 现社区“两委”干部7名,其中女性干部5名,占比71%,35岁以下干部6名,占比86%。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12名,县直单位双报到在职党员双报到836名,共22个团体,社区居民代表40名。 中山社区协同辖区内各单位,建立了完善的党员“双报到”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及各单位“双报道”党员作用,成立了社区广场舞队伍、中山社区、城内村“178”志愿服务队、社区书法爱好者小组等红色社会组织,并举办了社区广场舞表演,“喜迎二十大”书法展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中山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在社区内重大事件决策、各项协调工作中党支部起到了重要领导带头作用。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社区内各项事务,听取各方面意见,社区两委与辖区内物业公司进行“交叉任职”,建立社区内“红色联盟”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 |
牌楼社区,位于人民路和西环交叉口东南角,辖区四至范围:东至城东南街,西至京赞线,南至南环西路,北至人民西路,所辖居民2875户、10108人。 牌楼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于2020年6月成立,“两委”干部6名,其中女性干部3名,占比50%,35岁以下干部4名,占比66%。 牌楼党支部于2024年2月调整为党总支并下设三个党支部,干部9名,其中女性干部6名,占比66%。 社区党总支部共有党员56名,县直单位双报到在职党员159名,居民代表41名。 实行社区“两委”干部与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社区“两委”干部到物业服务企业任兼职副经理、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到社区任兼职委员,有效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城镇社区兼职委员、党建联席会议和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在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或居民代表之间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对涉及物业工作的矛盾纠纷和居民关注的重大事项共同协商、研究解决,实现物业工作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协调推进。 |
龙岗社区位于正南南大街46号,面积1.2平方公里,辖区有34个居民小区,居民1929户6152余人。社区工作者11人,直管党员42名,在职党员217名,志愿者431名。社区共划分4个网格,专职网格员4名、兼职网格员14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503平方米,共1层。辖区有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等7家共建单位,红色社区社会组织10个。 近年来,龙岗社区紧紧围绕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发挥基层党建“轴心”作用,以四个“五”为主线,整合资源优势,抓实活动载体,着力民生保障,依托党员志愿者、“红色联盟”、红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警务室、新业态就业群体五个载体,凭借“五单工作法”,提供助老、助小、助困、助家、助和五项助力服务,推动各类资源力量下沉,用到服务群众的关键处,让奉献之花、和谐之花、文明之花、平安之花、团结之花开在社区治理最前沿,探索打造出社区“‘岗’上开花”党建品牌,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
松阳社区办公地点位于松阳东苑北门二楼,辖区面积约2.72平方公里,所辖39个居民小区,共有居民3094户、9978人。松阳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于2020年6月成立,现社区“两委”干部9名,其中女性干部6名,35岁以下干部6名。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40名,县直单位双报到在职党员660名,居民代表40名。 松阳社区充分发动党员和双报到在职党员,以社区志愿者协会、广场舞协会、老年服务站等社区社会组织为平台,开展一系列社会活动,如:春节赠春联、象棋大赛、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书画展、诗朗诵、广场舞等。 松阳社区依托社区党支部实行社区“两委”干部与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社区“两委”干部到物业服务企业任兼职副经理、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到社区任兼职委员,通过定期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加强协同配合,实现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发力。 社区党组织“建”好社会组织队伍,“育”优红色基因,积极协助社区及社区警务室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纠纷,传播法治正能量。以“接诉即办”为原则,推广“冀石红色管家”“社群连心码”,并建立“共治账户”。实现了“下拉能报事”“一扫可上报”“致电有人办”的全方位诉求表达渠道。同时,我们社区也被评为“石家庄市志愿服务示范社区”。 社区以服务网格化为抓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着力打造“综合提升社区”,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强化社区服务,力争把松阳社区建成一个环境优良、秩序井然、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社区。 |
大东关村位于灵寿县城中心,全体村民分别居住在城北街、城东街、大桥街、古城东路、广场北街,新开北街西侧八个自然区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800多户,3000多人口,党员176名,村民代表59人。村庄占地约400亩,耕地面积720亩,人均0.14亩耕地、0.1亩菜地(自留地)。 |
小东关村位于灵寿县城东南部,全村572户,2650人,党员146人,村民代表38人,耕地1200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经商和特色种植业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3160元,集体收25万元。曾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村”,被县委、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岗头村位于灵寿县城东南(地处城区东南),距离县城0.5公里,正南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400户,1500人,党员41名,村民代表21名。村庄占地200亩,耕地面积1316亩。以石材为主导产业。本村历史悠久,系宋武惠王曹彬故里。村口所立“宋武惠王曹彬故里碑”为县级文物。 |
安定村位于灵寿县城东南一公里处,北临张石高速连接线,正南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482户,2019人,党员53员,村民代表34名。村庄占地620亩,耕地面积1000亩。 |
灵寿镇胡庄村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位于松阳河东岸,滹沱河北岸,县城南环路南侧0.5公里处。全村593户,2795人。 |
东合村位于灵寿县城南侧,与县城紧密相连,张石高速连接线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650户,2663人,党员87名,村民代表38名。村庄占地面积600余亩,耕地面积1400亩。 |
南合村位于灵寿县城西南侧,滹沱河北岸,南与鹿泉市地面隔河相望,距石市25公里,距县城1公里左右,京获公路在我村城面通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297户,1150多人,党员40名,村民代表17名。村庄占地约500多亩,全村耕地1347亩,我村南滹沱河沙湖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本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
南岗村位于灵寿县城西南方向,东至东合村,南至滹沱河,西至西环,北至.南环,村内有十字街(主要街道)穿村而过。全村共432户,1328人,占地总面积1230亩,其中耕地面积930亩,宅基地面积300亩。 村“双委”班子6人,支部5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2人,村“双委”办公地点位于十字街(具体到路)。村卫生室位于 新学街(具体到路),医生为王艳丽。 村内现有党员(含预备)50名,女党员5名,占10%,35周岁以下党员6名,占12%,高中以上学历20名,占42%。村内现有村民代表16名。 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为租地、 承包土地;支出投入为 打扫卫生 防火等。 |
大吴庄村位于灵寿县城西侧,距离县城0.5公里,京获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318户,1326人,党员40名,村民代表22名。村庄占地面积310亩,耕地面积1651亩,我村有土地资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 |
西关村位于县城西邻,西环路穿村而过,南环路环绕村南,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600户,人口2500人,党员69名,村民代表37名。村庄占地面积800亩,耕地面积953亩,本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