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凉雾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凉雾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以地理特征命名。因该地山大,属武陵山体,其峰顶被雷击平,后修庙,碑文记载“五雷仙山”村委会位居于此,故名。
以佛教建筑命名。因此地曾有一庙,供有24个诸天菩萨而得名。二十四诸天,出于《金光明经》。自从隋智者大师依据《金刚明经·公德天品》制定《金刚明三昩忏法》,为天召宗四种三昧法之一。后代依之又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院中祭天的仪轨,因而依据《金刚明经·鬼神品》所说,选定了二十位天神;到了明代又增入道家四神,成了二十四位天神,依次供奉。诸天像一般都供在大雄殿东西两壁间。
因老场,宋元佑三年(1088)设场,后遭火灾,集市被毁,已迁至凉雾山,村委会以原场旧址命名。
因该地低洼,唐宋时有一坝渍水,淤泥成池如塘,后先民移居到此地,逐年开垦良田。从事农耕,这一低洼地带取名为池谷塘,后去掉“塘”字,叫“池谷”。
此地原名新场,因清康熙遣钦差到此看望陈世凯之母,钦差对这里凉爽怡人,雾漫青山的山光水色感叹不已,即兴吟诗。诗藏“凉雾山”三字。自此将新场改名为凉雾山。
因境内革井溪上游有一较高的木桥,村委会驻地位于此高桥旁而得名高桥村民委员会。
以社会行业命名。因该地在百多年前曾经开过造纸作坊,村处平坝,村民委员会以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