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金坛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金坛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2015年区划调整,沿用至今。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起,为历代县治所在地。

清宣统二年(1910)后,先后称城厢区、城厢市、城区镇。

1937年,分置朝阳(城东)、弘化(城南)、文华(城西南)、拱极(城北)4镇;后改为中山(河东)、中正(河西)2镇。

1949年5月,为金城区,辖朝阳、弘化、常胜、丹阳4镇。

1956年4月,更名为金城镇。

1960年8月,改为金城人民公社。

1981年4月,复名金城镇。

1998年11月,白龙荡乡并入。

2000年1月,城东乡、城西乡、后阳乡并入。

清宣统二年(1910),置镇儒林镇。

1930年设儒林乡。

1949年5月仍为儒林乡。

1956年龙首乡并入。

1957年8月,南社乡并入。

1958年9月,属水北人民公社。

1959年2月,析出,成立儒林人民公社。

1983年6月,复为儒林乡。

1988年5月,撤乡设镇。

2000年1月,五叶镇并入。

始建于清初,清宣统二年(1910)置直溪镇,后改为乡。

1949年5月,为直溪区直溪乡,后改为区属镇。

1957年8月,合并直溪镇、石马乡、鲍塘乡之一部置直溪乡。

1958年9月,建昌、登冠2乡并入,成立直溪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原建昌、登冠2乡区域析出。

1983年6月,复为直溪乡。

1986年3月,撤乡设镇。

2000年1月,登冠镇并入。

2007年3月,建昌镇并入。

清宣统二年(1910),设朱林镇,后改朱林乡。

1935年属金坛县第五区。

1949年设朱林区朱林乡。

1956年4月,属直溪区。

1957年8月,巷头乡、河口乡(友谊第二、第三农业社除外)并入。

1958年9月,西塘乡、朱林乡(友谊、河口、龙大、东窑4个农业社除外)合并建朱林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原西塘乡析出另建公社。

1983年3月,改为乡。

1988年5月,撤乡改为朱林镇。

2007年3月,西岗镇划入。

沿用至今。

清光绪十一年(1885),设薛埠镇,后改为乡。

1949年,为薛埠乡,属朱林区。

1956年3月,改属社头区。

1958年9月,与罗村乡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5月,拆分为薛埠、罗村2个人民公社。

1983年3月,复置薛埠乡。

1986年3月,撤乡,置薛埠镇。

2000年1月,花山、罗村两乡并入。

2001年10月,市属茅东林场、方麓茶场、种猪场划入。

2007年3月,茅麓镇并入。

清宣统二年(1910),置指前标镇,后改为乡。

1945年5月,为指前标乡,属社头区。

1958年9月,属社头人民公社。

1959年5月,析出,成立指前标人民公社。

1983年3月,改为指前乡。

1986年3月,撤乡设镇。

2007年3月,社头镇并入。

2015年区划调整,沿用至今。

清宣统二年(1910),置尧塘镇,后改为乡。

1949年9月,仍为尧塘乡,属金东区。

1956年3月,属水北区,1957年7月,谢桥乡、汤庄乡红旗农业社并入。

1958年8月,河头乡并入,成立尧塘人民公社。

1959年2月,析出河头人民公社。

1983年4月,复为尧塘乡。

1988年5月,撤乡设镇。

2001年1月,汤庄镇并入。

2007年3月,水北镇并入。

2015年1月,撤销尧塘镇,设立尧塘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