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1647年,魏应朝从郸城石槽迁此定居,当时有片竹园,故名魏竹园。清道光年间,竹园衰败,取村名改为魏庄。
清中期,此村名为胡庄。嘉庆末年,黄河决堤,石像浮在黄水中,随洪水漂到此地,村民见到石像漂浮于水面,甚是惊奇,见石像是传说中的关羽模样,感其神威,村民为其盖庙,叫石关庙,香客纷纷,遂将胡庄改为石关庙,后改名为石关延续至今。
明末,周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小周庄。清雍正年间,村内有人中举,在村内盖了楼房,更名为周楼。
清雍正年间,一户王姓人家从猪行王庄迁此定居,取名二王庄,后村内有户养鸽子,为养鸽子盖土楼1座,上层为鸽子居住,最多时达100余只,人称鸽子楼,后演变为村名阁子楼。
明中期,从辛老庄迁来弟兄3人,安家在此,取名辛堂。
公元1640年,一户袁姓人家从沈丘袁寨逃荒至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袁庄。
王姓在此定居并建村后,又在村内建有一油坊,遂取村名为王油坊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