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10]

福建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10]

  据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的通知》(闽乡村生态〔2019〕4号),在地市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推荐的基础上,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委托第三方技术团队现场指导服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核实绿盈乡村建设及指标完成情况。经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审查,确认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等180个乡村达到高级版“绿盈乡村”建设标准。
  大溪乡莒溪村,全村分红营、溪头山、塘下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人口达1760人,党员35名。全村现有耕地970多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红柿、七叶胆、水稻。时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美,七叶胆等特色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农民收入有了新的增长点。……。
  新罗村位于永定县坎市镇西南部,福三线穿境而过,距离镇中心仅1.5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39亩,林地面积10300亩,辖13个村民小组,310户人家,总人口1192人,其中,劳动人口710人。全村共有党员45人,占人口总数的3.7%。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1人,平均年龄41周岁,其中,妇女2人。本村人多地少,产业以矿产采掘、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和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
  枫林村位于龙潭镇西北部,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2135人,党员62人(女党员11名),其中坑头、山角、山背三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拥有耕地面积1980亩,林地面积23000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9180元,村财政收入约万元。 枫林村产业转型发展良好。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加工和运输业十分发达,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引进台商,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种植“越光米……。
  下王村位于才溪镇西南部,距离才溪集镇6公里。永武高速公路、205国道绕村而过,使整个村庄看上去更加充满现代化气息。全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87户1350人。共有党员48名。全村山林面积5200亩,竹林面积150亩,耕地面积900亩。近年来,该村以改善辖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深入开展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
  兴坊村位于中都镇西南部,面积约5平方公里,有五个村民小组,168户,688人,农田面积660余亩,山林面积6200亩,毗邻广东省蕉岭县,出省通道中寨公路从村中心穿过,交通极为便利。村内风景秀丽,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全村以种植粮食、烤烟和饲养生猪为主要产业。近年来连续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村、计生合格村和信用村等殊荣。2007年,兴坊村认真实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环村道路1条2000米,扩宽……。
  明代温氏在此开基,房旁有山岗,故名。民国时设文光保;1949年解放初为文光村农会属信和区(第十一区);1953年1月与湖洋、安山、五坊等村合并为湖光乡;1956年设幸福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属湖洋公社湖光管理区;1959年称大队;1966年与文光合并为湖光大队,属湖洋公社;1968年称湖洋公社革委会湖光大队革领组;1976年湖光大队划出湖洋和文光,称湖洋公社革委会文光大队革领组;1980……。
  尧禄村地处武平县城郊区,距武平县城约9公里。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的东南面,是以梁野山山脉天马山天马寨、四姑寨、马鞍寨等古城堡为主体的群山环抱之中的小盆地,村中是阶梯式的一排排民房,坐东北朝西南,高低错落,被戏称为武平的布达拉宫。纯属陈姓村,全村有四个大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党员52人,347户,人口约1230余人,劳动力67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49.55元,历年人均收入……。
  光彩村位于闽粤交界处,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省定革命基点村7个,1928年冬0武平临时县委在我村张天堂成立,1929年9月,举行了“光彩-”,打响了武平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被誉为“二十年红旗不倒”,从这里走出了陈仲平、谢毕真等一批革命先辈。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80人;设党员中心户6户,党员66人,其中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216亩,林地面积33600亩。主要……。
  传说村头有一片石山,质地硬坚,石门难开,地方狭隘,很少读书人,“狭”“捷”近音,故称捷文。民国时期属贤溪保,建国初设捷文村属东留区,1952年为捷文乡,1956年属东留区东联乡,1958年撤区并乡时划入万安乡,公社化后成立捷文大队,属万安公社,1984年成立捷文村委会,属万安镇,地名沿用至今。捷文村……。
  涵前村地处汀江河上游,位于长汀县城东北部,与本县馆前镇、新桥镇相毗邻,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95户2083人,其中外出1200多人。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党员52名,其中女性党员7名,外出党员18名,支部委员4名。全村耕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3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750亩。2012年村财收入12.9万元,人均纯收入6650元。村境内有著名的汀江源头标志性自然风……。
  南坑,一个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村名不断在耳畔叩响时,双脚便情不自禁迈向这个久违的村落。映入眼帘的是村子青山环抱,明亮清澈的小溪从远山深处潺潺而来穿村而过。溪的两岸阡陌纵横,庄稼四季常熟,农家别墅依山而建,小桥流水静谧农家,“农民之家”、体育场、古木桥、公园等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沿路整齐化一,沿着乡村小道望去,整个村落象一条长长的平坦的狭谷,行走在村中,犹如走进了一幅水0融的水墨画里。 南坑村距长汀县城……。
  河田镇露湖村,距长汀县城26公里、集镇3.5公里,距龙长高速河田互通连接线1公里,319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现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02户1997人(其中,大路口自然村82户、438人);有耕地1455亩,林地12423亩。现有党员50名,村两委成员5名,大学生村官1名。县水土保持科教园坐落该村。2012年4月,露湖村大路口新村建设被列为全市四个“三农”综合示范点之一。目前,露湖……。
  上蕉村简介 上蕉村是四都镇北大门,距四都集镇所在地约3公里,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人口769人,总户数190户,党员32人,村内拥有耕地800亩,林地2.2万亩,村民人均收入7549元,村财固定收入约2.0万元,村经济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发展竹业。该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年来……。
  地形狭长山坡地西面环山,居民沿溪西旁聚居,该地早年住户用木和石头在小溪上筑成小埧,故称木陂。1949年前属姑田区曲溪保,1949年后属姑田区蒲溪乡,1958年属曲溪公社为蒲溪大队,1989年1月成立曲溪乡木陂村委会。下辖:木陂、大水坑、迎坑、下水坑4个自然村,木陂自然村为村委驻地,至今沿用。木陂村……。
  原以境内有口温泉而命名,后因温字不详(温与瘟同音)雅化为新泉。宋末明初张氏始祖迁居此地,曾设寨,也叫汤背寨,筑有古城墙,遗迹可见。1949年以前为新泉区新泉联保,1949年以后属新泉区新泉乡,1958年为新泉公社新泉大队,1984年乡镇建制后为新泉乡新泉村,1999年撤乡设镇属新泉镇新泉村委,至今沿用。下辖:东南村、张田、陂坑口、瑶下、车头、高车头、塘门口7个自然村。新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