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的通知》(闽乡村生态〔2019〕4号),在地市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推荐的基础上,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委托第三方技术团队现场指导服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核实绿盈乡村建设及指标完成情况。经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审查,确认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等180个乡村达到高级版“绿盈乡村”建设标准。 |
水际村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金湖之畔,是老区基点村和库区移民村,同时又是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精品村。距城区10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133户516人,拥有耕地面积260亩、水域面积8000亩、山林面积2.04万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60.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414元。曾先后荣获“全国团中央先进基层组织”,“国家级生态村”、“创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文明村”、“……。 |
原名小王坊,意为早先有较多的王氏族人定居形成的村落。明清时名小王坊,属大里都。1931年-1934年设小王乡苏维埃政府。1950年前属白莲乡天坊保,1950年后为第五区大里乡管辖,1950年认定为革命老区村。1956年成立小王初级合作社,1956年改称小王高级合作社。1958年9月后属红光公社大里大队管辖。1961年10月从大里大队分出成立小王坊大队,属白莲公社管辖。1967年大里、小王坊合并为小……。 |
常口村,即村民在常口溪和金溪两溪交汇口附近群居形成的自然村落。明清时期为富谷都常口村。1931年-1934年设常口乡苏维埃政府。1950年解放前称高唐乡高滩联保,1950年解放初称第二区属高唐乡,1950年设定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高唐大队。1962年成立常口大队,属高唐公社。1984年9月改称高唐乡常口村民委员会。常口村……。 |
俞为姓氏,即因村民多姓俞而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彭梨乡俞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夏茂松林乡。1962年前属松林大队,1962年从松林分出自成大队。1984年改俞邦村村民委员会。沙县夏茂镇俞邦村位于夏茂镇北部,沙将公路沿线,距集镇约2公里,辖俞邦主村、木窠、枧头、瓦窑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66户961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达400余人,占地面积3409亩,其中,耕地面积837亩,林地面……。 |
因位于大基村出口处而得名。古属七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潮阳乡坡科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二区西坑乡,1951年为四区西坑乡,1952年为四区坡窠乡管辖,1958年属南阳公社坡窠大队,1961年成立南阳公社大基口大队,1984年为南阳乡大基口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大基口村位于南阳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大基口主村和斗科、古坡等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35户,544人。土地面积……。 |
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村位于洋中镇之东北向, 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全村349户,1268人。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桂峰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50多年了。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 |
七尺村紧临镇区,距集镇仅5公里,省道206线穿村而过,即将动工建设的沙厦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可望设在七尺村,交通条件便利。是人口大村,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666户、2679人,其中男1397人、女1282人,劳动力总数1551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77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5965亩,其中林地20775亩、耕地2685亩。2008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2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 |
祖祠内侧有一巨石,故名。明朝时属大田南区黄认团;民国时属谢武乡武陵保;1949年后属大田第八区武陵乡;1956年属均溪区;1958年属武陵公社;1984年称为武陵乡大石村,成立委员会并沿用至今。大石村……。 |
长溪村位于大田县城西南部,距县城中心9公里,隶属石牌镇管辖,东与均溪镇福塘村、石牌村交界,南接上坡村、京程村毗邻,西至桃山村接壤,北于均溪镇宋京村相连。坐落于闽中戴云山西麓,由长柄尾、盂宅、初坑、溪柄四个自然村组成,居住地海拔410米,省道“306”线贯穿三个自然村,距泉南高速(G72)大田互通口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河流以梅林溪流经3个村庄,宋京小溪在境中汇入,土地面积7.3平方公里,现有37……。 |
建忠村系大田县建设镇洋面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建设镇中北部,东临文江乡,西与永安市槐南乡接壤,南靠建设村,北与建爱村相连,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省道“212”贯穿全境, 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 636户,总人口2806人,全村林地面积5273亩,耕地面积1400亩,共有劳动力1257 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532人,工农业总产值216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75万元,农业产值1086万……。 |
因以境内的龙兴宫命名,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城南乡,1950年属乌墩区付园乡,1951年属玉墩区龙兴乡,1952年属山尾区龙兴乡,1956年属城关区赖店乡,1958年属赖店公社,1962年属赖店公社龙兴大队,1984年成立龙兴村村民委员会,属赖店乡,1992年11月,赖店撤乡设镇,亦属之。龙兴村……。 |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东西南北方向分别与榜头镇、本乡西坑村、本乡四黄村、社硎乡湖洋村交界,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600多亩,山地8000多亩。全村总人口4300多人,1005户,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二所完全小学,村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241县道贯穿我村,主要村道都已铺设水泥路面,基础设施完善,市、县多次授予我村文明村称号。改革开放……。 |
后黄 村后黄村位于莆永路东侧,距镇中心1公里,是著名的侨乡。现有6个村民小组,居民258户,总人口达973人,党员65名。全村拥有耕地345.3亩,林地85.5亩,果树250亩,现有村道4公里。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197吨,蔬菜417吨,水果总产量32吨,畜产品产量达66吨,村财收入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22元。……。 |
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位于华亭镇西北北部。现全村总人口3500人,共计748户。管辖三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设有党支部一个,党员111人,其中女党员22人,预备党员6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于2007年投资30多万元完成了村组织场所办公楼建设。2009年投资80多万元建设了可日供水400吨的村级农村饮水安全自来水厂,使全村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各自然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化并……。 |
华亭镇涧口村位于县道241线濑榜公路旁,西邻仙游县盖尾镇,距莆永高速华亭互通口4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476亩,果杂地350亩。总人口2685人,党员87名,村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多次被评为区、镇“先进党支部”。2012年涧口村“幸福家园”试点以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围绕“建设成为浓郁田园特色的城镇社区,生产方式田园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目标,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