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三国时,姜维曾在将台乡一带筑台点将,称点将台,后简称“将台”。 [详细] |
车拉乡一带古时有种双牛拉的低轱辘车,载重250千克,只能拉到小河边,于是有车拉河之称,简称“车拉”,又名车拉沟。 [详细] |
古时一战将驻守宕昌旧城,他发现另一个地方地势险要,易于防守,便修筑一座新城,分兵驻扎,为与旧城区别,命名“新城子”。 [详细] |
好梯乡一带曾人烟稀少,蒿草茂盛,得名蒿地子,后来演变为“好梯”。 [详细] |
韩院乡又名“韩家院”,因境内有韩姓家族而得名。 [详细] |
竹院乡乡政府驻地下有一块坡地,名“竹坝坪”,生长的竹林如同竹子编织的院坝一样,故称“竹园”,后改为“竹院”。 [详细]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土绅段成瑞在兴化街开集办学时命名为兴化,取“开化兴乡”之意。 [详细] |
甘江头,原名乾江头。乾江,古时岷江也称乾江,头是尽头。岷县辖地南到此为止,乾江也流到岷境尽头了,故名乾江头,后因同音,多写为甘江头。 [详细] |
新寨乡一带原为苟姓人居住地,后来李姓三兄弟迁居于此,李姓渐盛,苟姓衰落,李姓遂改为“新寨”,意为李姓新居之村。 [详细] |
狮子乡因境内为石村、阴山沟二村交界处有一巨石,形似猛狮,伏卧于河畔,故名“狮子”。 [详细] |
1954年西固县移驻宕昌并更改名,许慎《说文解字》云:宕为洞屋,魏晋时居住在洞屋的羌人部落兴旺发展,故名;另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宕昌山为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宕昌为北魏宕昌王号。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