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巴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4]

巴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4]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泉塘初级社、胜利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两社合并设泉塘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泉塘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4年与八二大队合并,设建新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八一大队、鲁湖大队合并,设建新大队;1979年分开,仍名建新大队;1981年以境内池塘名泉塘定名为泉塘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张岭乡,原名泉塘大队更名为泉塘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徐花、鲁咀、苏咀初级社,属巴河区;1957年成立高级社时三社合并,设鲁湖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鲁湖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巴河区巴河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建新、八一大队合并,设建新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鲁湖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张岭乡,原名称鲁湖大队变更为鲁湖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檀树初级社;1956年与桃园初级社合并,设天津初级社;1957年改高级社为天津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天津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0年与桃园大队分开,重置檀树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原名檀树大队更名为胜利大队,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桃花大队、红旗大队合并,设赵坳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檀树大队;1981年以境内地片名檀树咀定名为檀树咀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檀树咀大队更名为檀树咀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2010年檀树咀村更名为檀树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桃园初级社;1956年与檀树初级社合并,设天津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更名为天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天津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巴河区和平公社;1960年与檀树大队分开,设桃花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檀树大队、红旗大队合并,设赵坳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桃花大队;1981年以境内村名董家咀定名为董家咀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董家咀大队变更为董家咀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2010年原名董家咀村更名为桃花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红旗一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红旗一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属巴河区和平公社;1966年与红旗二大队合并,设红旗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桃花大队、檀树大队合并,以大队驻地赵家坳命名为赵坳大队;1979年分开,仍叫赵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赵坳大队一分为二,原红旗一大队更名为赵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红旗二社,属巴河区河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红旗二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巴河区和平公社;1966年与红旗一大队合并,设红旗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桃花大队、檀树大队合并,以大队驻地赵家坳命名为赵坳大队;1979年分开,仍叫赵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赵坳大队一分为二,原红旗二大队以境内山名长尼庵山更名为长庵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长庵村更名为长安村,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胜利八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为胜利八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胜利八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0年胜利八大队以境内山名城山更名为城山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胜利大队、七冲大队合并,设城山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城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城山大队更名为城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胜利九初级社;1957年改高级社为胜利九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胜利九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属巴河区巴河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原名胜利九大队更名为胜利大队,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城山大队、七冲大队合并,设城山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胜利大队;1981年以境内山名团山定名为团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团山大队更名为团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七冲一社、七冲二社、七冲三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三社合并更名为七冲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胜利、城山大队合并,设城山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七冲大队;1981年以境内地片名七里冲定名为七里冲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七里冲大队变更为七里冲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长二社,属茅江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长二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社建制,属巴河区巴河公社;1970年与七冲大队合并,设七冲大队;1971年分开,置长港大队,属巴河区;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双河大队合并,设和平大队;1979年分开,重置长港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长港大队变更为长港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长一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为长一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长一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6年与七一大队、七二大队、七三大队合并,设七一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81年以境内村名张家咀更名为张家咀大队;1982年,原长一大队从张家咀大队分出,以境内山名凤凰山定名凤凰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凤凰大队变更为凤凰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双河一初级社、双河二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为双河一高级社、双河二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双河一大队、双河二大队,属巴河公社;1970年两大队合并,设双河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76年与长港大队合并,设和平大队;1979年分开,仍名和平大队;1981年以境内自然镇名河坪定名为河坪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河坪大队变更为河坪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原名河坪村更名为和坪村,属巴河镇;2010年原和坪村又更名为和平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七二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为七二高级社,七铺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七二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6年与长一大队、七三大队、七一大队合并,设七一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81年以境内村名张家咀定名为张家咀大队;1982年原七二大队从张家咀大队分出,以境内湖名张湖更名为张湖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张湖大队变更为张湖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七三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为七三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七三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6年与长一大队、七二大队、七一大队合并,设七一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81年以境内村名张家咀定名为张家咀大队;1982年原七三大队从张家咀大队分出,以境内山名雷公山更名雷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雷山大队变更为雷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七一初级社;1957年转高级社时为七一高级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七一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6年与长一大队、七三大队、七二大队合并,设七一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河公社;1981年以境内村名张家咀定名为张家咀大队;1982年原七一大队从张家咀大队分出,以境内山名学山定名为学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和平乡,原名称学山大队变更为学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镇,属巴驿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巴河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