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曾达半年之久干旱,温度居高不下,河水断流,有的农户牲口死亡,人饮水困难,取名干江坝村。 |
民国(1921-1949),一些付姓村民居住在此,因村建于山坳处,故名。 |
花岩沟的来历,根据老人口述,很久以前有一块巨石上长有花纹,(像竹叶)故取名花岩沟。 |
在建立初级社时,因蒋坝户数集中,人口多,又是各个社的必经主路,于是就在蒋坝学校附近建立了蒋家坝生产大队。 |
在民国初年,在大庄子居住着很多的居民,故以大庄称为村名。 |
叶家坪在大约公元1809年住过一个姓叶人家,因当时文化落后,当地人们为了辨认许多地名,就以当时地形改为叶家坪。 |
据老人讲,托河地势险要,山高破陡,好像要拖住燕子河的河水,所以叫托河,解放后改名托河公社,后来又改名为托河乡,再后来,通过撤乡并镇。 |
清乾隆年间,外地有康姓逃难人行至此处,见此处山大沟深,利于躲避苛捐杂税,遂在此居住,因建房于山坡草坪上,故名。 |
因此地居住大部分人姓名李而得名。 |
清乾隆年间,外地有焦姓逃难人行至此处,见此处山大沟深,利于躲避苛捐杂税,遂在此居住,因建房于山坡草坪上,故名。 |
相传有一柯姓人家居住于大河旁边,经过多年繁衍生息,此地逐渐繁华,有商铺、客栈、茶馆、烟馆等,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民国时间曾建立乡。 |
自古以来,太平就是山大沟深的地方,没有平坦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河水的冲积成一块很平坦的地方,故称“坪”。据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人们就从山上搬到了这块平坦的地方,渐渐人们在这里生活起来了,二坪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叫起来。 |
建村时地域平坦,以水稻为主,有一块大田长150米,宽60米,故命名田坝里村。 |
自古杜坝以杜姓人居多,故称杜家坝。 |
据查历史记载该名叫未子沟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