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阳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阳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清朝年间,刘家坝村居住这一位姓刘的大户人家,该户在当地名望极高,势力颇大,本人为人多为正直,经常帮助贫困人家发展生产,后来遭受外来土匪的抢杀,后人为了纪念刘麻子,称之为刘家坝村。
因地处阳面常年光照充足而得名阳坝村。
上坝地名来源于解放前,由于阳坝有三坝,上坝地处于三坝之上方,因此称为上坝而得名。
以该地阴面而得名为阴坝。
从古至今郑家河居住人口较少,在很久以前郑家河有郑姓人士居住过,故名。
历史以来土垭村这个地名是由多年的地质转换得来的一个地名。
因居住在大山前面而得名为前山村。
据老人龙潭自古以来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当地人因为生在这里感到荣幸,就连天上神仙也垂涎三尺,羡慕不已,曾有位神仙觉得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要在这里的金子山建一座九龙奉圣的宫殿,他到了金子山上坐在一个小山头数另外几个山头,数了几遍也只有八座山头,为了凑数他从西海便挑选了一条龙就穿山越海而来,到近金子山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坐下的一条龙忘了统计,这时挑选的这条龙已成多余,他让这条龙回去,这条倔强的龙却不愿回,依然向金子山疾驰,神仙情急之下遣下天虎,欲将这条龙拦截回去,结果龙虎相见杀气骤升便一场恶战即将爆发,此时被月中嫦娥看见,喜欢和善的嫦娥顺手摘下头上的玉簪扔在龙虎之间,玉簪变成一条河,将龙虎隔在河的两岸,龙虎也就化成了两座形像龙虎的大山对峙在龙潭的中间,栩栩如生由此得名龙潭。
很久以前属平原地带,据传有一天杨二郎捉拿孽龙用棒把它搅成山沟地带,其中有五个石头立于山坡之中,由此得名。
明永乐年间,该地居住有姓叶村民10户,居住地是一平坦的坝地,故命名叶子坝村。
新中国成立之前,新寨村和相邻其他几个村统称乱山子,解放初期,在该村最高的山顶上有一座以前土匪留下的石寨子,当地村民抵御国民党残余部队的侵扰,后得以重新加固,解放后称为新寨子大队,以后更名为新寨子村民委员会。
早在100多年年前,这里是一条小河,两面环山,小沟村村委会就在小沟村中心位置,人口居住集中。
因此处有一油坊而得名。
1958年为阳坝公社老江坝大队,1961年为阳坝人民公社老江坝大队。
民国以前为梅子园四队,在期间有户姓石的人家在本村修房建地基,用石头垒三道石坎用来建房,农村人把地基坎叫庄窠,因为村名为庄科村生产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