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彝族乡热水塘村是我乡唯一的一个插花村,也是唯一一个汉族居住区,也是离政府最近的一个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计总户籍人口412户14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12人。
主要济作物为烤烟、水稻、小麦,境内有热水河,水源充足,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社会公益建设事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较之过去有了较大的改变。 |
道角村位于温泉彝族乡西北部,东北与格萨拉彝族乡毗邻,南与本乡热水塘村接壤,西与本乡野麻地村、大窝凼村相连,最远的干河社距乡政府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3.1平方公里,海拔在1800—2800米之间,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共辖6个生产合作社(道角社、丝力坪社、寨子山社、傈僳坪社、放羊坪社、干河社),全村共有298户1255人,境内居民全是彝族,有劳动力466人,党员16名,低保户37户95人,在外务工人员189人,贫困户175户521人,占全村总人口42%,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干河社、放羊坪社、寨子山社、力苏坪社。 全村总耕地面积8188亩,主要以烤烟、核桃、青椒等产业为主,在各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产业已逐渐成规模化发展。 |
野麻地村位于温泉乡政府西北方向,距乡政府区有22公里,东与道角村相邻,西与云南宁浪县蝉战河接壤,北与格萨拉乡接壤。辖区面积近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37.8亩,林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平均海拔2000——32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白堡坪组、干海子组、野麻地组、前进组、团结组、羊排喜组、热水沟组),总人口336户1348人,全是彝族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424人。全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现已种植荞子711亩,土豆1400余亩、附子900余亩、山重楼100余亩。养殖生猪存栏4876头,牛存栏1336头,羊存栏6330只,家禽存栏14320只。 |
那片村位于盐边县温泉乡政府东南方向,距乡政府4.6公里,东与肖家坪村相邻,西与大窝凼村相连,南与云南省宁蒗县蝉战河乡接壤,辖区面积近2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78.9亩,林地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平均海拔2000——3000米,其地形地貌属高寒地带,西高东低,崖多坡陡。属属北亚热带气候,大气降雨年均为1200-1300mm,年均气温17℃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68%左右,由于地处高寒,霜冻年有发生。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64户705人,劳动力人数为4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89人。村境内有那片河,水流量较大。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现已主要种植核桃3157亩(挂果30余亩)、烤烟580亩、车厘子300余亩(未挂果);养殖生猪存栏1140头、羊存栏1860只、牛存栏210头、家禽存栏712只。村道已硬化到村部,有2个社道路正在硬化,70%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户户通电,无线电话、电视网络全覆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
温泉彝族乡四呷左村位于盐边县西北角,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是百分之百的彝族村。东邻盐边县永兴镇,南和西面靠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宁蒗县,北与格萨拉彝族乡相接,距炳草岗130公里、距新县城150公里。全村最低海拔1800米,最高海拔2800米。地形地貌属高寒地带,西高东低,崖多坡陡。属北亚热带气候,降雨年均为1200-1300mm,年均气温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65%左右,由于地处高寒,霜冻年有发生。 全村幅员面积近42平方公里,是温泉乡幅员面积最大的一个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大山、大火山、红岩、四呷左、星秀坪、新队)。总户籍人口369户、16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550人。 主要农副产品经济作物为---种植烟叶、核桃、青花椒,养殖高山黑山羊,由于受环境气候灾害及品种改良等因素影响未形成规模效应。 四呷左村是温泉乡离盐边县最远的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偏僻,区位劣势明显,地形条件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其村部离温泉乡23公里,原有硬化村道已经完全损坏,村道支线更加损毁不堪,还有3个社队没有道路,农副产品运输全靠人扛马驮好一点的或者摩托车运载,一到每年8至10月雨季道路基本中断。由于自然、历史、环境等原因,发展难度大,经济总量小,自我造血能力弱,同时是全县全乡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村之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基层党建、扶贫攻坚等方面亟待重点加强,难度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