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圩开辟于明朝中期,当时有一位姓李的始祖叫李正芳,年轻时曾考取乡贡,性情耿直、傲慢,鄙视朝政,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为了躲避政事隐居安徽岷山修真。三十多岁还俗后,娶妻孔氏,逃荒来到西圩。他的子孙后代在这片土地上开荒繁衍生息,到清朝时族民已达千余人。当时社会治安很乱,贼匪经常进村抢劫,于是李氏族人决定筑圩保家。在村周围挖掘宽8米、深4米的护村河,护村河内筑起南北长400米、东西长800米、高4米的土圩。圩子筑成后,不论官兵还是贼匪都不敢轻易来犯。因李氏的堂号是“陇西堂”,所以四乡八镇都称这里为“西圩”。 |
2001年中庄村村民委员会与陈庄村村民委员会并时,取个两个村名首字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范湾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邱庄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前庄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三才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汉沟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曹口而得名。 |
因驻地自然村郝庄而得名。 |
相传明代有表兄弟三人,因“洪武赶散”避乱乘车到此,途中三次修车,最后不能修复,即在此安家落户,因车身散落在多处,后在几处建村,故有车头、前车、中车、后车之称,此为前车。 |
相传明代有表兄弟三人,因“洪武赶散”避乱乘车到此,途中三次修车,最后不能修复,即在此安家落户,因车身散落在多处,后在几处建村,故有车头、前车、中车、后车之称,此为后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