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邛崃市临邛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邛崃市临邛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此地有邛崃老师范校算邛崃名校,古有一教书先生在那里教书育人受人爱戴,后人为纪念他,在师范校临处现随心阁处修建了一处庙亭,名文昌宫,以兹纪念,名传至今,根据此氛围,故名。70、80年代实行街居制,称为一居,随着社区建设的正式开展和推进,由街居制转为社区制,2001年11月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文昌宫社区居民委员会,2015年11月临邛镇街道南北划分后,更名为邛崃市临邛街道文昌宫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文昌宫社区地处临邛镇东段,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有37个居民院落(其中,纯居民院落25个,单位院落12个),26个居民小组,住户2583户,常住人口7868人。辖区现有商家店铺600余家,流动人口718人,辖区单位8个,其中机关单位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个。

龙兴寺社区位于邛崃市城西,面积约1.7平方公里,管辖的街道包括有西街、瑞云街、书院街、滨江路上段、滨江横路、龙兴寺路等六条主街。社区划分为2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398人。有企事业单位4个,商业店铺262余家。

龙兴寺社区因历史悠久的龙兴寺庙而得名,辖区内楼群院落居多,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治安状况良好。社区把邛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社区文化、社区建设有力的结合起来,努力创造营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考棚社区地处临邛镇西北角,面积约0.5平方公里,辖市府街、善政街、学道街、三步石街、善新巷、北环路、人民路等街、路、巷,居民小组25个,常住人口5754人。辖区有机关4个,企事业单位1个,学校一所,大型商贸中心一个,商业店铺500余家。

考棚社区因历史悠久的考棚街而得名,这里座落着城市的心脏——文君广场,周围商家云集,繁华万分。辖区内楼群院落居多,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治安状况良好。社区把邛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社区文化、社区建设有力的结合起来,努力创造营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此辖区内有北坛广场,故名。70、80年代实行街居制,称为八居,随着社区的建设的正式开展和推进,由街居制转为社区制,2001年11月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北坛社区居民委员会,2015年1月临邛镇南北划分后,更名为邛崃市临邛街道北坛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北坛社区地处邛崃市临邛镇东北交界线,幅员面积额1.5平方公里,管辖街道有大北街、大同街、农贸巷、文星街、北坛街、北环路、文水路。社区有29个居民小组,社区居民户约1400户,常住人口约4500人,在册党员293人,是城市经济文化的中心,商贸业繁华。

蜚虹社区地处邛崃市区东大门,东临马蹄社区,南邻东南社区,西邻观音阁社区,北邻三好社区。社区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178户,6229人,户籍居民1580户,3679人,12个居民小组,党支部党员122人,11个党小组。辖区街道涉及蜚虹路、蜚虹街、长安大道、东虹路、文昌街,居民院落13家。

社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经商、劳务输出、房屋出租、餐饮娱乐。社区两委会及工作人员7人,12个专业组长。居民加入社会养老保险1056人,医疗保3812人。目前享受低保的有25户,44人,享受廉租房的有17户,36人。

三好社区位于临邛街道城北干道以北,东临318国道,西临滨江路上段,南临城北干道,北临胜利村,辖区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社区办公地址在崇德路142号,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设有多功能会议室、居务公开、党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指南,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社区居委会下设28个小组,常住户7889户,常住人口22358人,社区有党员210人。辖区内有商住小区4个:古川上苑、拉菲、白兰地、海博春天;安置小区5个:金丰雅居、崇德佳苑、锋尚名居、汉赋景苑、城北小区;老旧院落3个:64队宿舍,玉液酒厂宿舍,丝厂宿舍。企事业单位5个:邛崃市残联、邛崃市临邛中学、邛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邛崃市妇幼保健院、城北幼儿园。个体商户200余家。

据查,鹤鸣村邻近鹤林寺,鹤林寺早年有白鹤成片鸣叫,故名。鹤鸣村于2005年合村时将原有西南村和凤舞村合并成为三村合一,后于2014年改鹤鸣村为鹤鸣社区,一直沿用至今。

鹤鸣村位于临邛镇西郊,据城区三公里。邛芦路从鹤鸣村路过,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180亩,全村总人数950户总人口3480人,有18个村民小组,有党员120人。有酒厂、油厂、竹压笆厂等企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职业、外出务工。

洪川社区位于临邛街道北郊,东邻蜚虹社区,南邻学子路,西邻三好社区,北邻胜利村。幅员面积0.19平方公里。“两委”成员共6人,居民小组10个,党员65人,常住人口2555户,7160人。辖区主要人口集中区为洪川花园ABCD四个小区。洪川花园广场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洪川小区居民娱乐休闲场所。洪川社区服务队伍健全,成立有志愿者服务队、文艺队、网格化管理队伍、治安巡逻队等。洪川社区努力构建和谐、幸福、平安、美丽的洪川花园安置小区。

文星社区地处邛崃市东北方,以文水路为中心,东至蜚虹路、西至棉花街、南至文星街、北至君平大道,东邻蜚虹社区、南邻文昌宫和观音阁社区、西邻北坛社区、北邻三好社区。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常驻居民4724户,13865人,户籍户数2264户,5655人。划分20个居民小组,辖区涉及街道有文星街、文水路、文虹路、文达路、文宝路、文北路、文昌街、棉花街、北坛街、蜚虹路、朱牌坊街、永丰路、君平大道。辖区内有小区院落19个(北城一号、上品城、凯翔摩尔等),幼儿园2所(贝贝家幼儿园、绿漪幼儿园),高级中学一所(邛崃二中)。文星社区下设三个党支部,党员128人。

北鹭社区成立于2016年12月,北鹭谐音白鹭,白鹭是羽毛纯白色的富贵鸟,相传西河夕阳西照,白鹭齐飞,一片祥和景象,该社区紧邻西河,地处城市北部,寓意社区居民和谐相处,欣欣向荣。社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东起棉花街,南临永丰路,西至滨江路,北临君平大道。所辖街道包括棉花街、君平大道、永丰路、北小路、黄金路、龙兴寺路、滨江路。共有居民小组16个,常住户2922户,常住人口8790人。辖区内有商品小区5个,单位宿舍19个,安置小区1个,企事业单位2个,学校3个,医院1个,商铺200余间。社区秩序良好,安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

前进社区简介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邛崃市前进镇前进社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前进政府中心,距邛崃市4.5公里,年降水量1060毫米。东临凤凰社区,距前高路300米。南面新邛路穿境而过,西面与临邛镇接壤,北面与华山、骑江村相连,社区区域内包括十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集镇居民小组,耕地1570亩,人均占到1.1亩。

2、自然资源状况:

前进社区地势平坦,水资源较少,适宜发展优质粮油种植业和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流经社区水源主要由三合堰灌区、潼桥支渠和、南江渡支渠构成。辖区内还包括有村级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的三口机井用以弥补水资源不足,伟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社区土壤为粘土,淡黑,有机养分多,适合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社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以水稻、油菜、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食用菌类、蔬菜、瓜果等为主;养殖业以鸡、鸭、额、猪为主,养殖模式一家庭个体养殖最为普遍。

二、社会经济状况:

前进社区属于集镇集中居住区域,人口相对集中,整个社区因为地处前进镇中心,所以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农业其次。村民收入主要由外出务工、集镇经商、农业收入构成。

前进社区总户数850户,辖区10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集镇居民小组(其中农村440户,集镇410户)。总人数250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50人,已实现转移就业450人,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社区现有贫困户8户15人,贫困生2人,享受农村低保13户27人。五保户5人5户,残疾人4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员973人,。社区村委会干部共5人,其中初中文化1人,高中文化3人,大学文化1人。

三、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前进社区支委共有5名成员。前进社区支委在村支书彭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领导群众修沟铺路,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全村共有党员54名,时常组织党员活动,前进社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凤凰社区简介

前进镇凤凰社区位于邛崃市东北部,离邛崃城6公里。2005年6月由原凤凰村、花荷村、护国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5.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33亩(其中有园地150亩,其它用地252亩);总户数1290户,辖18个村民小组(含移民点2个),共有人口4148人,其中,男2115人,女2033人,劳动力2988人,已实现转移就业2618人;全村失地农民235人,现有贫困户58户178人,贫困学生20人,享受政府低保29户47人,五保户10户10人,残疾人11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065户3602人,农保、社保人员670人。2014年人均年收入14406元。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种养殖业、劳务输出、第三产业等。

一、企业情况:

全社区有春泉集团、渔樵集团、文井集团、金池酒厂、东岳酒厂等46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二、养殖业

金鑫猪业合作社、园森猪业合作社、煜安达特种养殖场(野猪)、特种鱼养殖基地(400亩)。社区全年生猪出栏3.5万余头。鸭场两个,年出栏20万只。

三、种植业:

优质粮油2000余亩,流转土地2800余亩,辖区内有盛禾农业、嘉禾育种基地200亩、川农大育种基地260余亩、花卉2000余亩。

四、服务业:

凤凰苑农家乐占地30余亩,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盛禾千亩童话园。

五、基础设施:

辖区内18个小组通水泥路,户户有入户路,90%的入户路已硬化。全村沟渠全部浆砌及安U型槽。组组通广播,数字电视户户通,400余农户已通了水、电、气、讯。

六、新村建设:

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已修建聚居点1个,有106户农户,358人搬入新居。

七、社会管理

(一)、凤凰社区“1+21”全部完善,现有社区管理用房470平方米,办公设备完善。主要有便民服务室、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劳动保障站、图书室、警务室、说事员室、广播室、凤凰陈列室、公厕、卫生站、放心商店、农资商店、幼儿园、农贸市场、业主委员会办公室等。

(二)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要求,建立以房管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按照凤凰社区人口房屋分布划分18个网格,实行村委会成员与网格“一对一”服务管理。确定网格责任人,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统一配备,培训网格信息员,制定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进行民情民意、安全信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组织管理等服务项目,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网格管理,确保全方位无缝隙管理和服务。三是开发村级人口网格化管理的“村民档案”电脑软件,探索该软件与现有计生、民政、残联、就业等软件的数据对接,直接从现有的软件中接收相关人口数据,实行村级人口管理的“数字化”。

(三)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主任、栋长;公开招聘治安人员和保洁员。对住户签字门前“五包”责任书,实行契约化管理。社区在给村民做好服务的同时,向每户发放便民连心卡,让村民足不出村,甚至足不出户就将事情办好。业主委员会每月收取农户每户5元的管理费,用于卫生清洁,租用4亩多土地划拨每户15个平方种植蔬菜,划拨1.2亩用于民福院、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做菜地,改善其生活。

西江村位于邛崃市西郊,离城0.5公里,下设11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种粮面积2226.65亩,总人口3223人,共965户,其中从事农业人数为2894人,329人外出务工,格外增加收入。

西江村现以粮食、蔬菜、生猪、水稻为主,农民集中居住点相对集中,其组与组之间相互靠拢,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不等。西江村气候相对适中、湿润,山川交错,其大路平整宽阔,农田间小路曲折,以丘陵为主,平坝为辅的地形地貌,适合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等农作物,其次,全村共有3个提灌站,佐江河,红旗水库排水渠,其排灌沟渠5300米,保证农作物的优良种植,不影响村民的生产,保证村民取得丰收。主要农产品生产为水稻、油菜、生猪家禽养殖等。水稻产量110斤,油菜300斤,生猪养殖2180头,其出栏量4230头,家禽类10280只,出栏量19380只。农产品生产的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在2008年5月,西江村村委会带头,农户志愿入股的前提下,西江村成立了“西江村果蔬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引进本地和外地客商到西江村投资,其合作关系十分良好。不仅这些,西江村旅游农业发展也十分不错,先后建立青岗寨、桂花林、朋友园、西河水岸4个农家乐,不仅促进农村旅游农业的发展,同时年总收入的提高也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邛崃市临邛镇盘陀村地处龙门山脉,邛崃城西。地形山、丘、坝皆有,辖14个组,全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距邛崃市区3公里,东与本镇喻坎村、西江村交界,南与本镇鹤鸣村、石燕村相连,西与本镇的盐坝、柏树村交界,北与本镇的红旗、陈燕、茶园村相连。建成通车的邛(崃)名(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唐代古庙“盘陀寺”和“花置寺”。故而得名“盘陀村”。

红旗村位于临邛镇西部,邛水路6公里处,属丘林地域。东邻临邛镇喻坎村,西、南邻临邛镇盘陀村,北邻桑园镇向阳村,总人口2168人,总户数650户。村民委员会一个,下设8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村民小组长8人。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40亩,林地面积826亩,水域面积224亩,劳动力人数14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