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

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

  根据《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晋司通〔2022〕16号)要求,在各市司法局、民政局逐级评选和推荐的基础上,省司法厅、民政厅对各市推荐名单和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形成了拟命名的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
  赤峪村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马西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121203206。
  相传在很久以前,此地有贺姓居民在此开设客店两处,分别被称为南店和北店。以后居民迁入并逐步增多,形成村庄,北店称为北辛店村。1949至1953属文水县二区,1953年至1956属北辛店乡,1956年至1958属于下曲乡,1958年至1960属于巨流公社,1961至1984年4月属于南齐公社,1984年5月至2001年属于南齐乡,撤乡并镇后,2001属于下曲镇人民政府管辖,沿用至今。北辛店村……。
  西城古时为李村和仁村合并而成,村庄较大,位于东城之西,故名。1949年至1952年属于文水县四区管辖,1953年至1957年属于西城乡管辖,1958年至1960年属于黎明公社管辖,1961年至1970年属于西城公社管辖,1971年至1983年划分至交城县,属于交城县管辖,1984年划分至文水县,属于西城乡管辖,沿用至今。西城村……。
  古名北社,元明时期截岔五社之一,因村周沟谷多沙,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沙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村各自设立生产大队。该村设立沙沟生产大队,成立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若干名,会计1名。下设5个生产队,亦称小队……。
  唐宋时期为瓷器产地故名,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磁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村各自设立生产大队。该村设立磁窑生产大队,成立管理委员会。1983年10月,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该村地处县城西面,故名西关。亭地处村庄名称(西关村)而得名西关村民委员会。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的《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明确乡与行政村同为农村基层行政区划,同属区管辖。设立行政村,设村长1人。设行政村农会组织,设农会主任1名。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的《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乡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乡人民代表大会(或乡人民代表会议)和乡人民政府。在乡人民代表大会闭……。
  该村地处岚漪河畔,因村前有一石山,状似门户,又且有前后两村,故名。此村为后石门村。是服务于村级事务的群众自治组织。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实行镇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瓦塘公社,本村属瓦塘公社后石门大队。1984年改行政乡(镇)村制,为瓦塘镇,本村属瓦塘镇后石门村民委员会。后石门村……。
  该村寺处蔚汾河谷平地,从前为奥家峁村(现旭谷)的一块菜园地,起名“菜家园”,后遇姓世居,更名为蔡家崖。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的《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明确乡与行政村同为农村基层行政区划,同属区管辖。设立行政村,设村长1人。设行政村农会组织,设农会主任1名。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的《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乡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乡人民代表大会(或乡人民代表会议)和乡……。
  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位于啧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1465—— 1487),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
  1949年至1957年为南圪垛自然村;1958年至1961年6月公社化时属林家坪公社属南圪垛管理区;1961年7月划公社时归高家山公社所属;1962年分队时为南圪垛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时,高家山公社改为高家山乡,南圪垛大队改为南圪垛村委会;2001年1月撤乡并镇,将高家山乡并入林家坪镇;2002年7月村组撤并,沙垣、高家圪台并入南圪垛村,为林家坪镇南圪垛村至今。南圪垛村……。
  宜家苑社区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克虎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1124104001。
  1962-1971年,属离石县柳林公社管辖,为户掌垣大队,1971-1983年,属薛家湾公社管辖,仍为户掌垣大队。1984年-1990年2月,属柳林县薛家湾乡管辖,改为户掌垣村委会。1990年3月,柳林镇和薛家湾乡合并,户掌垣村委会属柳林镇管辖。2000年12月原东凹乡并入柳林镇。2002年9月村组撤并,户掌垣村单独保留,仍属柳林镇管辖至今。户掌垣村……。
  1958-1962年公社化时,属中阳县庄上公社,为前元庄管理区。1962-1971年仍属中阳县庄上公社,改为前元庄大队。1971组建柳林县后改属柳林县,仍为前元庄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庄上公社改为庄上乡政府,该大队改为前元庄村委会。2000年12月撤并乡镇,杨家峪乡与庄上乡合并改为庄上镇。2002年9月村组撤并,前元庄、后元庄、王家畔合并为前元庄村委,属柳林县庄上镇管辖至今。前元庄村……。
  1949年至1952年,隶属于一区沙窑村;1953年至1958年8月,隶属于罗村乡;1958年9月至1984年3月,为沙窑生产大队,隶属于罗村公社;1984年4月后,为沙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罗村镇;2021年曹村村委与沙窑村委合并,命名为沙窑村民委员会,至今。沙窑村……。
  1949年至1952年,为寨子上村,隶属于石楼县一区岔沟村;1953年至1958年8月,为寨子上村,隶属于龙交乡;1958年9月至1984年3月,为寨子上村,隶属下庄河生产大队;1984年4月至1999年2月,为寨子上村,隶属下庄河村民委员会;1999年3月,寨子上从下庄河村委中划分出来,新设为村委,隶属龙交乡;2017年行政村合并,撤销下庄河村民委员会,其所辖自然村并入寨子上村民委员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