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南浔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南浔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二个大队合并之后,因湖州市有同名的大队,故本大队名字用前潘,洪城各取一字为前洪大队。

1978年后改为前洪村。

原为宁洪村,后分潘家兜村和宁家坝村,现为伍林村,2002年3月由原潘家兜村与宁家坝村合并而成,并一直用到如今。

杨华村前称东方红大队,1968年东方红大队是由二个小大队合并(罗带桥大队和杨华大队)。

1984年更名为杨华村。

杨华村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泗洲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只有泗洲塘桥,管辖区范围有十三个自然村,在1955年成立了七个小社,1957年七个小社合并一个高级社,1959年更改为十二大队,1961年更改为泗洲大队,在1984年重新更名为泗洲村,下属有14个村民小组埴直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南林乡,1984年撤乡变为南林村,2002年4月和西林村合并为一村,沿用南林为村名。

1972年马腰村由东风片、南家片、马腰片合并而成,2002年马腰村、水产村、查家桥村、合并命名为马腰村,2010年属南浔区南浔经济开发区。

1957年成立高级社后辑里村改名为“红旗大队”,在1982年后又撤乡并镇重新改名为“辑里村”,2002年特来兜、辑里村、藏谷桥三个行政村合并后复名辑里村,沿用至今。

2000年撤乡并镇后为南浔镇屯圩村,2002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屯圩村、横巨头村、毕目兜村三个村合并后沿用屯圩村之名至今。

长河兜村:原名长红大队,属横街公社,后改名为长河兜村,下辖鱼船簖、南湾里、王家汇、庙浜、谢家浜、沈家湾、钟金港、吴家浜、陈家圻等9个自然村。

施家浜村:原名红强大队,后改名为施家浜村,下辖软车湾、郁家浜、姚家浜、施家浜、杨家埭、东荡湾等6个自然村。

2002年长河兜村与施家浜村合并为施家浜村。

从1949年以来此地就是横街乡政府及人民公社所在地,1984年更名为横街村。

2001年是横街小村,2002年撤乡并镇后,由原横街村、孙家村、水产村合并为现在的横街村。

1982年至1983年为和睦兜大队,1984年撤队改村为横街乡和睦兜村,2000年撤乡并镇后为南浔镇和睦兜村,2002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和睦兜村、楝树桥村两个村合并后,为“湖州市南浔镇和睦兜村村民委员会”。

柏树村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大队,村部在柏树下自然村,至1972年改为柏树村,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太师桥为界,桥西多村成立联丰初级社,桥东各村成立永利初级社,1956年东西两社合并为永联高级社,其后更名为永联大队,1984年改村属横街乡,辖朱一浜、龙虎浜、燕河浜、双燕浜、华物桥、过济桥、漫头浜、天家浜、辑家浜、吴家浜10个自然村(16个生产队),沿用至今。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分为民丰村和迎丰村两个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为前进村,1984年在横街村由公社改为乡的时候,前进村改为现在使用的迎春村。

南浔镇神墩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称神璜乡,1950年6月撤销神璜乡分为横街、神墩二乡,1956年4月三横街、神墩、三长三个乡合并成一个横街乡,神墩为一个大队名,成立村委会后称神墩村村民委员会。

2002年4月行政区规划调整,将原神墩村、叶家浜村二个村合并成为“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神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