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南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南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该村原称“玉泉村”,因当时到处是清澈的泉水,后因大水河床淹没淤泥覆盖,只留下一小孔泉水。整个村庄被大水冲刷的弯弯曲曲,因此改名为“湾立村”。
《灵石县志》(清·嘉庆本)记曰:“仁义镇在县南四十里。唐高祖兴仁义之师,既取霍邑。刘武周筑堡于北山上,屯兵据险以扼其后。山势斩削,四面壁立,若天成。然唐秦王复破之,故名“仁义”。
该村由郝氏家族在此首居,故名“郝家掌”。
沟东村,县志载名为“东孟家山”,以姓氏得名,后来人们为了简便,依据东西村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此村在沟的东面,故名“沟东”。
相传东汉初年,王莽赶刘秀,刘秀避难于黄背一日,天和气爽,刘秀闲游消愁,行至此地口出一言曰:“爽朗逍遥”,后来刘秀得皇位,当地人根据此言得名逍遥村。
相传宋代包公部下“王朝”系此地人,故名“王家沟”。
据传在这个村的历史上为使行人方便,改修了一条道路,以此得名“道迁”,后“迁”演变为“阡”,故名“道阡”。
该村位于仁义河南边的山圪塔上,又因此地有一株大柏树,故“柏圪塔”。
因村庄座落在山谷之口,西临涧河沟,东靠汾河滩,地势处于山谷盆地,故名沟峪滩。
后河底原名“后河顶”,汾河沿岸先后修筑公路,铁路,居民逐渐移居山底,民国二十年,更名为“后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