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街道办事处于2010年7月成立, 2013年组建安州街道工委,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单位。下辖安州、北安、药王庙、振兴、苔山5个社区,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居民21926户、62215口人。其中,在籍人口15426户,38815口人,暂住人口6500户,23400口人。共有党员512名,下设5个社区党支部和1个机关党支部。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坚持把“四有一创活动”作为“发展社区经济、繁荣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的有效载体,党政领导多次到社区现场办公,推动“四有一创”活动落实。
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城市管理新要求、居民需求新变化,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安州街道以培育“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为目标,按照“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居民满意”的要求,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区品牌建设,使社区服务体现居民需求、展现社区特色。
一、安州社区基本情况
安州社区位于隆化县东环城大街阳光四季城,社区办公、活动场所620平米。辖区总面积4.25平方公里,东至迎宾路下甸子,西至安州街鸿兆商城,南至兴洲路县政府,北至旱河。社区总户数4226户,总人口10197人,辖39个居民组。单位家属院27个,家属楼43栋,物业管理小区7个,学校1所,幼儿园5所,金融网点6个,商贸网点457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29名,其中女党员58名、建国前党员3名、离退休党员6名、老弱病残党员7名、下岗失业党员22名,在职党员6名。辖区内享受低保438户、825人;“三无”人员4名;困境儿童13名;残疾人125名;精神病患者12名;社区矫正人员4名;-人员4名;重点不稳定人员37名。
近年来社区依托县城医疗服务机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为重点,着力打造卫生保健型社区。
一是开设健康教育课堂。社区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宣传条件,根据季节和重要活动,及时更换社区宣传橱窗、宣传板报等内容,在各居民楼道张贴内容丰富的健康宣传小展板,广泛开展日常性的健康宣传工作。并依靠辖区共建单位,以居民“衣食住行”为重点,根据社区居民不同需求,定期举办法律、计生、卫生保健、健康预防、饮食用药安全、家电使用安全等专题知识讲座,免费发放健康、计生、法律、文明等宣传小册子,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带动辖区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二是开展“健康进小区、服务进家庭”活动。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邀请卫生机构和有关专家定期分批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接受健康、心理、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咨询,把科学生活、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传授给基层群众。同时,定期开展老年人、儿童和特困居民的疾病防治工作、精神心理疾病人群的排查,健全社区老人健康档案。
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心理援助。针对两劳释放人员和青少年上学就业压力的突出问题,组织社区退休教师党员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针对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组织开展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心理援助,不断丰富健康教育形式。
每月10号为广大居民免费检查身体,目前共开展义诊活动三次,为1000多名社区居民免费测血糖、血压、B超、心电图和内外科检查,发放科普知识。读本1000多份,健康宣传页1000多份。开展了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2次,为60名7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
韩麻营镇位于隆化县东南部,处于承围、承隆公路和承赤铁路三条交通干线交汇处,南距承德市区50公里,距北京270公里。全镇总面积21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3万人口。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4种,其中铁矿12亿吨,紫砂土1亿吨,膨润土1亿吨。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以“守底线、快转型、促协同、奔小康”为主基调,围绕“新型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环境优美城镇”的发展目标,通过采取抓整合扶持骨干企业、抓聚集构筑园区经济、抓开发形成多点支撑和抓生态建设绿色矿业的强力举措,全面推进工业科技化、农业园区化和城镇现代化进程,促进了镇域经济健康平稳和谐发展。下步工作中,该镇将牢固树立工业大镇要有大作为、经济强镇实现收入强保障的思想,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努力实现镇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
中关镇位于隆化县东南部,全镇面积84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川,辖10个行政村,1.1万口人,耕地15540亩。距承德市区和隆化县城均30公里,双峰寺水库及飞机场不足10公里。茅沟河、鹦武河、兴隆河、交汇于此,自有“位汇三水,地控五川”之美名。
大清康熙、乾隆、嘉庆三帝举行木兰秋狝驻跸于此,君吟臣和,金声玉振萦绕无限……龙凤洞、云光洞、喇嘛洞、冰柱子洞等十余处自然风光神奇曼妙叹为观止。依托皇家人文历史资源恢复的中关行宫景区,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和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规划出了集皇家游、农业观光休闲游和自然生态奇洞险峰探险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发展远景。
镇内有钒钛铁、磷、铅锌银等金属矿产资源,还有矿泉水、膨润土、安山岩等非金属资源。其中:磷铁资源储量达1亿吨以上,膨润土储量初测可达2亿吨以上。天然磁化含锶低钠型矿泉水源出康熙年间所建中关行宫内的御井,对高血压、高胆固醇、结石等有一定保健功能。
中关镇把“招商上项目”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定选择,电力保障充足,通讯畅通。建成了以“物流矿业、玺德利矿业、东佳矿业、物丰磷业”等为代表的采选业,喜上喜水泥制品生产研发不断壮大,龙泉溪矿泉水、沃田有机肥、永宏活性炭、皓业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企业稳步发展。
历届中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以及省、市的各项有关方针政策和部署,选择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秉持开拓进取的品格,践行奋发有为的作风,巧绘蓝图兴百业,心系民众惠苍生,开创了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
七家镇地处隆化县东部,毗邻赤峰市和承德市,距县城53公里,距市区75公里,承赤公路和承赤高速贯穿全镇,交通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七家镇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73.2%。
七家镇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温泉水最高水温达97℃,富含锂、锶、锌、氟、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对皮肤病、风湿病、骨痛病有显著疗效。
近年来,七家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景观、温泉地热等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立镇、特色产业兴镇、文化旅游强镇”主体战略,围绕“核心区休闲旅游、山地林果、平川设施观光农业、沟谷农家游”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热河皇家温泉旅游新区”。 |
汤头沟镇政府位于隆化县城北15公里处,东与荒地乡接壤,南与隆化镇毗邻,西与庙子沟乡、尹家营乡搭界,北与张三营镇和偏坡营乡相连。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全镇总面积2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954亩,其中水稻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2万亩。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钼,坲石,玄武岩,萤石等,这些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开发前景广阔。交通方便,沙通铁路(镇内有三个火车站)、承围公路,半通公路穿镇而过,承张高速公路连接线入口在我镇内,镇内有工业用途35kv变电站两个,滦河最大支流伊逊河流经17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汤头沟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镇实际,确立了“抓项目、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农业以“蔬菜、水稻、养牛、林果”为主导产业,工业以“矿山采选、新型环保建筑建材、汽车销售与维修”三大板块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建立集采摘、垂钓、吃农家饭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结合镇域发展实际,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做好“一路、一河、一川、一沟”经济区域发展布局。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居住城镇化进程,推进汤头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
张三营镇踞隆化县城30公里,依莲花山,傍伊逊水,北连木兰围场,承围旅游公路穿镇而出,交通十分便利,辖1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5万人,全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万亩。
这里曾是清代皇家夏季行围打猎的主要行宫驻地,是京畿东北的门户重镇,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古商贾云集,是承德北部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该镇是全国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建有省级农业生态科技观光园区,著名的“一百家子拨御面”享誉中外,镇区基础设施齐全完善,被列为全省50个小城镇重点建设镇之一。作为农业大镇,该镇拥有华北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场,养牛产业基础雄厚、后劲十足,大牲畜集中饲养量居承德地区首要位置;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在承围公路一线蓬勃发展;西川山区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在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正被开发,峻秀的莲花山更是养老养生、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
唐三营镇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至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这一黄金旅游线路的中间地段,北邻围场县境,南接张三营镇,是隆化县北部重镇。这里距隆化县城45公里,距围场县城40公里,距承德市100公里,距北京市320公里,京通铁路和省道——承围旅游公路贯穿全镇南北,有标准的客货站台,交通便利。
唐三营镇全镇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万亩;下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2.86万人。唐三营镇不仅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而且矿产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方面,玄武岩、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地下矿泉水储量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水源点三处,水中富含锂、锶等自然界稀缺元素,均为罕有优质水源。石片村水源地已开发生产,榆树庄村、羊圈子村矿泉水项目正在积极谋划之中,人文资源方面,以敕建于清代的知名寺庙万寿寺为代表,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近年来,唐三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本地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转变理念抓调整,合力攻坚上项目,在富民产业发展和镇域综合实力提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蓝旗镇位于隆化县西部,总面积269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20647人。
蓝旗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水质优良,矿产品种类多、储量大,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届镇党委、政府持续用力,坐落于蓝旗镇的隆化(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成为镇域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顺鹏万亩大榛子科技园,使蓝旗成为了国内大榛子主产区;中草药、设施水果、农业庄园、特色养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随着扶贫攻坚的扎实推进,蓝旗必将取得跨越发展。
乡镇企业有运输、建材、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谷子、豆类。古迹金代石佛口摩崖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步古沟镇位于隆化县的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0公里,东与山湾乡接壤,南与白虎沟乡毗邻,西与碱房乡和围场县石桌子乡搭界,北与西阿超乡相连,是白虎沟、步古沟、西阿超、碱房三乡一镇的中心。全镇总面积274平方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149个居民组,5270户,17231口人,耕地总面积37077亩.
全镇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466毫米左右,年积温2706度,日平均气温5.5度,无霜期110——130天,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全镇平均海拔高度820米以上,境内山峦起伏,地貌复杂。
经济结构类型以农业为主,全镇经济收入主要有粮食、外出务工、畜牧业。
农业主产玉米、水稻、豆类、谷子,养殖牛、羊、猪。建于清代的于木兰作诗碑、协义昭灵神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郭家屯镇位于隆化县西北部,面积713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也是京津冀国土面积第一大镇,201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镇。全镇辖21个行政村,人口2.3万。耕地面积6.3万亩,公路沿线2万亩。镇政府所在地距隆化82公里,境内111国道、257省道、县道御关线横贯纵穿,是隆化、丰宁、围场三县交汇之地,素有“三川汇聚、六路通衢”之誉。
郭家屯镇物华天宝,资源富集。黄花顶省级森林公园、牛毛环林区风光峻秀,且黄花顶是全县第二高峰,海拔1806米,有近千亩原始次生林,窟窿山、一线天、狮子山等景观均有较大的旅游开发前景;水资源独具,大小滦河交汇于此,贯穿全镇62公里,正常流量20立方米/秒;矿泉水资源丰富,镇内盆窑、半壁山、漠河沟等9个村泉水经化验调查,富含锶、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水质达到矿泉水标准,且无任何污染,极具开发价值;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珍珠岩、萤石、钼、金、银、铜等。
郭家屯镇温泉资源独具禀赋,休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现南北温泉矿权为政府所有,相关手续均很齐全,且开发环境及生态环境极好,目前两温泉基本保持原生态亟待开发。从温泉水质、周边景观看确实是京津冀周边最具养生、保健、休闲旅游开发前景之地。南温泉地处滦河南岸,水温常年在50℃以上;北温泉距111国道8公里,水温常年保持在87℃。
郭家屯镇发展潜力巨大,远景美好。现镇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三座,天然气管道途经我镇,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通讯网络覆盖全镇。京锡高速“十三五”即将实施,届时北京到郭家屯仅2小时车程,到围场坝上3小时左右,将为郭家屯快速发展再添新翼,也为有识之士提供了巨大商机。 |
茅荆坝乡位于隆化县东北部,距承德市区70公里,距隆化县城60公里,全乡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59亩,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10716人。
这里五县通衢。北与内蒙古喀喇沁旗接壤、东与内蒙古宁城毗邻、南与承德县相连、西与围场县相接,一乡连五县,是承赤交界地区的重要节点城镇。同时,境内承赤、承围高速贯穿全乡,随着承德机场的正式通航和京沈高铁的全面开工,各地往来茅荆坝的时间均将大幅缩短,区位优势将愈加明显。
这里风清夏爽。茅荆坝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北方地区可谓优势突出,全乡林地面积21.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7%;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东茅沟河、西茅沟河等水体资源,武烈河发源于此;空气质量好,PM2.5低于市县平均水平,负氧离子浓度达到20000,全省最优;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市区3度以上,凉爽宜人。
这里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温泉资源,热地面积超200亩,温泉水温最高达到97℃;拥有多样的旅游资源,茅荆坝森林公园、敖包山、黑熊谷、坝梁十八盘、旗杆沟等景区各具特色;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共141科479属1091种,其中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拥有俊秀的山地资源,最高海拔1852米,形成丰富的叶脉结构,群山林木茂盛、秀丽宜人。
这里政通人和。当前的茅荆坝政治环境优良,乡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精诚团结,上下同心,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意识很强。 |
隆化镇地处东经117°43′,北纬41°18′,海拔560米,四周环山,地带南北狭长。东邻韩麻营镇,西邻蓝旗镇,北邻汤头沟镇,南与滦平县接壤。全年无霜期136天,平均气温7.4℃,年降雨量400-500mm,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472亩,林地30.45万亩,退耕还林1万亩。
隆化镇位于全县东、西、北三川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达,行政村固定电话通村率96.4%,移动信号覆盖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到100%。伊逊河、伊玛吐河汇流本镇,上游有庙宫水库1座。沿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玉米、蔬菜、大豆等农作物生长。山场广阔,草木繁茂,适宜发展林业及牛、鹿、兔等特色养殖业。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主要有铁、铅、锌、金、银等金属矿藏及沸石、石灰石、膨润土、珍珠岩、煤等非金属矿藏共20余种,含量丰富,具有可观的开发价值。交通便利,有京通、承隆两条铁罚形А⒙≌拧⒙》铩⒙」南吖饭岽┤颍懦懈咚俟芬惨压惩ǔ怠�
隆化镇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的地方,西北建有董存瑞烈士陵园。
近年来,隆化镇党委、政府立足基本镇情,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着力实施“工业立镇、农业强镇、商贸兴镇”三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突破。 |
荒地乡位于隆化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处。全乡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8万口人。东部与茅荆坝乡、七家镇相邻,南与承德县、章吉营乡相连,西与汤头沟镇相倚,北与偏坡营乡、围场县相靠。鹦鹉河流经境内。
境内山系属燕山山脉支脉,海拔在1000一1200米左右,主峰平顶山海拔1732米,是隆化县境内第二高峰。位于境内的二道湾水库,是鹦鹉河上游一座中型水库,交通便利,偏僻幽静,水质一流,水深20米。这里是承德避暑山庄补水的主要水源地,水库中鱼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鲫鱼、鲢鱼为主。
勤劳、质朴的荒地人民,为县域、乡域的发展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广大人民将继续奋发图强,为美丽幸福荒地、和谐美满家庭不懈奋斗。 |
章吉营乡位于隆化县东部,距县城26公里,连接承赤东线和承围旅游路的韩七公路贯穿全境,东邻承德县,西接韩麻营镇,南临中关镇,北与荒地乡接壤。全乡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耕地2.5万亩,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7677人。林地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60.8%。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年均达300天以上。
1956年置章吉营乡,1958年并入荒地公社,1961年置章吉营公社,1984年复置乡。 农业主产玉米、水稻、豆类、谷子,养殖牛、羊,盛产蘑菇、苦杏仁、黄苓、柴胡。 |
偏坡营乡位于隆化县东北部,距隆化县城30公里。东、东南与荒地乡相邻,南、西南与汤头沟镇接壤,西、西北、北、东北与张三营镇相连。境内属中低山地型地貌,政府驻地海拔705米。
偏坡营乡域总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73亩,辖14个行政村,12825口人,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
偏坡营乡围绕县“一主两辅”产业架构,根据乡情实际,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升级调整,着力发展养牛业和设施蔬菜、陆地菜种植业、树莓种植业及特色农家游等产业。农业方面,全乡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含复种面积),林果种植面积5000亩,牛存栏1.5万头,生猪存栏2000头。产业园区方面,注册农业合作社64个,村“两委”创建26个,5个龙头企业,10个重点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产业园区致富带动作用显著,一直位居全县排名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