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3年由洞庭滨村,黄茅洲村合并而成黄茅洲村,至今。 |
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杨幺率起义军于洞庭湖区连军抗击南宋官军曾在此围城居住,以后世人为纪念义军母子,特取名子围城,2008年合村时由原晒袍咀村和原子母村城村合二为一称子母城村。 |
2008年由原来自然村双红村、泽群村、群利村合并成群红村,至今。 |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1988年成立红旗村。 |
由民乐垸(村)、河心洲合并而成,后加入卫星湖渔场,依旧称民心。 1923年开始在协和垸南,民乐垸北的河心泥石隆起一个河心之洲,故名河心洲。 1943年,由张美成主修,民众希望能安居乐业,命名民乐垸。 在1950年建政时,两地皆属民乐乡,后同属金南乡。 1961年时均为原为大队名,一直至2008年,两村合并为民心村至今。 |
2005年由丰盛村、洞庭滨村、大湾湖村三村合并而成洞庭滨村村,沿用至今。 |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8年由中码头村,长安村,新丰村三村合并成新丰村,至今。 |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6年由马娘山村,华光村,金牛村三村合并成柳树坪村,至今。 |
解放后建人民公社废止,划分为加乐村,2007年并村合乡,恢复旧地名。 2016年与三联湖渔场,长安村再次复旧地名。 2016年与三联湖渔场,长安村再次合并,形成现在的黄栗塘村,至今。 |
古地名,原是一片土地肥沃,作物生长茂盛的荒山。 2016年合村就改名为马粮山村。 |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1年由肖家坝村,同兴村二村合并成肖家坝村,至今。 |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7年由三联湖渔村、大成渔场、新河口村合并成新河口村,至今。 |
此地原系洞庭湖淤积湖洲,形状象盆,位居南端部份,称金盆南洲。 一九〇四年始修金华垸,一九〇七年相继修邬家垸、三合垸。 解放前属普乐乡,解放初属阳罗洲区。 一九五〇年民主建政,隶属沅江县第五区。 一九五六年撤区并为金南乡。 一九五八年属南大膳人民公社。 一九六一年四月调整公社体制,建金南公社属南大区。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0年成立金华垸村,至今。 |
一九四四年修志成垸。 解放前,这里属东丰乡,解放初属阳罗洲区。 一九五〇年民主建政,此地为沅江县第七区的志成乡和东乐乡,一九五六年撤区并为大成乡。 一九五八年,属南大膳人民公社。 一九六一年调整公社体制时属南大区。 一九六五年划属黄茅洲区。 1985年由黄茅洲区改为黄茅洲镇,2003年由子母城村,马良山村合并而成志成垸村,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