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社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外东联保同善保,1950年成立农民协会时为同善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桂湖人民公社第九耕作区,1968年改为第九大队,1982年体制改革定名为宝光村,2011年更名为宝光社区,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将宝光社区与紫瑞街社区合并设立宝光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施营社区于民国时期分属饮马保和施营保,建国初期撤村饮马保,与施营村合并。 1958年联合成立桂湖人民公社时划为第18耕作区,1962年成立天元人民公社时,定为一大队,1982年体制改革时定名为施营村,1993正式经政府批准成立施营村,1994年撤村建社区,沿用至今。 |
新都府函﹝1993﹞68号文件批准成立,1993年由于土地全部被征用,由原来的状元村变为桂湖西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东环路社区与桂东路社区合并设立桂东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状元街社区与西街社区合并设立状元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南街社区与新中社区合并设立桂中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将东街社区与北街社区合并设立谕亭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湖滨路社区于1997年成立,早先为新都镇湖滨路社区,2013年为新都街道湖滨路社区,地名沿用至今。 |
1997年经政府批准成立并取名金都街社区,地名沿用至今。 |
西北社区于建国前属新都外西乡,1950年成立农民协会时,为外西乡农民协会三分会(后改为五分会)。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桂湖人民公社第一耕作区,1962年改为桂湖人民公社第一大队,1981年体制改革定名为西北村,后因城乡发展,于2005年10月撤村为社区,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西北社区与新军街社区合并设立西北社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5号。 |
瓦店社区于民国防区制时期属第四区(上南区)的瓦店乡和敞庙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天元联保时叫敞店保,1951年区划调整时成立五龙村,1958年属桂湖人民公社第十九耕作区,1961年恢复天元人民公社,为五龙大队,1981年体制改革恢复乡村建制时命名瓦店村,后因城乡发展,撤村为社区,沿用至今。 |
团结社区于民国防区制时期分属广庙乡、施营乡,民国二十四(1935年)成立天元联保时分属于敞店保和施营保,1955年全县政区规划时从敞店村和施营村划出七个生产队合并成立团结村,1958年成立三乡一镇时合并敞店村(后改为和平村),划为十九耕作区,1961年恢复天元人民公社时定为天元公社三大队,1981年恢复乡村建制时,仍名团结村,后因城乡发展,撤村为社区,沿用至今。 |
汉城社区于民国防区制时期属第四区(上南区)的汉城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天元联保时叫汉城保,建国后仍沿用旧名,1958年成立桂湖人民公社时属二十耕作区,1962年恢复天元人民公社时为汉城大队(五大队),1982年恢复乡村建制时仍名汉城村,后因城乡发展,撤村为社区,地名沿用至今。 |
新东社区原为新都镇新东村,成立于1992年,后因城乡发展,撤村为社区。 |
锦水苑小区修建于2002年,占地0.11657平方千米,主要用于安置工业西区中的沱江、马超、万和等7个村的拆迁农民。 于2007年7月成立锦水苑社区,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