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和国家节水行动,水利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经复核认定,河北省大城县等323个县(区)达到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
区号0852编码564500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行政类别县级市,贵州省辖市二、市情介绍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全市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 |
黔西地处乌蒙高原东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距省会贵阳68公里,距毕节市政府所在地七星关区77公里,有“水西门户、贵筑藩屏,黔中腹地、省府咽喉”之称,享有“中国杜鹃花都”的美誉。市域总面积2380.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5个街道、364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彝、苗等18个民族,人口近百万。黔西文化底蕴厚重。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观音洞古人类遗址是中国南方人类始祖的发祥地,素有“北……。 |
碧江区,成立于2011年11月,是贵州省铜仁地级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前身是铜仁地区行署驻地县级铜仁市。它位于铜仁市的东南部,与万山区、江口县和仙桃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凤凰、麻阳、芷江等县相邻。现辖5街办、4镇、5乡。邮编:554300区号:0856拼音:BìJiāngQū英译:BijiangDistrict2011年,撤销县级铜仁市,设立铜仁市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 |
思南(SinanXian)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经沿河达重庆涪陵入长江。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县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有汉、土家、仡佬、蒙古等17个民族,人口6……。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印江,古称邛江。唐代初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县”、“思邛县”,明弘治七年改设“印江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传从“邛江”改为“印江”,是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地方-向皇帝呈报印江政况,皇帝一时没注意,把“邛”字认做“印”字,脱口而出。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于是中国……。 |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德江气候宜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滋润着广袤的高原土地。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德江地理优越。地处黔北和黔东接合部的县辖重镇煎茶,以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东沿303省道出湖广,北顺326……。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镇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古城镇远,自秦昭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县历史,其中1300多年作为府……。 |
拼音:Shidianxian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至99°21′、北纬24°16′至25°00之间。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地区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654公里。概况施甸地处温热气候带,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45毫米。县内最高海拔2895.4……。 |
k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属保山市。处东经99°16′至100°12′、北纬20°14′至25°12′之间,东连凤庆县,西接隆阳区、施甸县,南与永德县隔河相望,北邻永平、漾濞、巍山县,省道214线云保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保山114公里。全县总面积3888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 |
乡镇:2个街道、6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面积:5011平方公里海拔: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海拔1653.5米。人口: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少数民族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6%;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德昂族、佤族、纳西族9个世居少数民族。宗教:隆阳区现有宗……。 |
绿春建县于1958年7月,辖4镇5乡、71个村委会,21个社区、80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4.66万人,基本县情可以用“少、边、山、低、丰”五个字来概括。“少”: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境内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六种民族,其中拉祜族、瑶族两个特少数民族属于“直过”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和哈尼族人口分别占98.8%和87.7%。“边”:地处中越边境。区位相对边远,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与越……。 |
马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邻越南。马关县总面积2755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马白镇,邮编:663700。代码:532625。区号:0876。拼音:Maguanxian。马关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介于北纬22°42′—23°15′,东经103°52′—104°39′之间。东与麻栗坡县相连,南与越南接壤,西南与红河州的河口、屏边两县毗邻,北与文山县……。 |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东及东南与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接壤,南与江城县为邻,西与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西北与镇沅县连接,北及东北与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交界。全县地域呈东西窄,南北长,东西最宽横距7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6千米,总面积5312平方千米,辖12镇3乡16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8.16万人,山区面积占比99.98%,森林覆盖率67.61%。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北……。 |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土地面积居云南省县级第二位,山区、半山区占98.8%。精制茶“茶王神毫”和“涌泉”在中国第二届科技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获金奖和银奖。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铅、铁、煤为多。是云南省蔗糖生产基地县之一。装机585万千瓦的糯扎渡电站正在澜沧县与翠云区的交界处开工兴建。概况位置面积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东经99°29′~100°35′、北纬22°01′~……。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邻接缅甸。总面积1957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娜允镇。邮编:665800。代码:530827。区号:0879。拼音:MenglianDaizuLahuzuWazuZizhixian。行政区划全县辖3个镇、3个乡:娜允镇、-、芒信镇、景信乡、富岩乡、公信乡;勐连农场。历史沿革1954年设孟连傣族拉枯族佤族自治区。因旧为孟连长官司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