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昌乐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昌乐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昌乐县有中国蓝宝石之都的美誉,因街道办地处昌乐县中心城区,故得名。 [详细]
2、宝城街道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以宝石之城而得名。
  宝城街道,位于昌乐县城西部,处于昌乐、寿光、青州三县(市)交界,地势平坦,产业优势明显,地下水资源丰富。辖区52个村(社区),人口2.7万人,总面积435平方公里。309国道、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宝通街横贯辖区,距济南、青岛、潍坊机场分别为150里、160公里、25公里,距潍坊港50公里。宝城街道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化”战略,坚持打好西瓜牌,唱好特色戏,依托产业招商,实现产业……[详细]
  宋时商贸发达,经济繁荣,一朱姓在此开店留客,善于经营,发财致富,从此朱留店名声大振,众渐称此地为朱留店。后演变为朱刘。街道以村名。 [详细]
  因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蓝宝石、膨润土、煤炭、石灰岩和玄武岩五种主要天然矿藏,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地域板块,俗称为五图。 [详细]
  以镇政府驻地村庄名称命名。相传明末有乔姓官人夫妇携仆赴任经过此地,官人病卒,道旁而葬,后此村得名乔官村。 [详细]
  来源于周朝初期鲁国的两个下邑:鄌国和郚国,后合成为地名鄌郚。 [详细]
  境内有条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少砂,红泥河底,水呈红色,称红河,因此河而得名。 [详细]
  相传为西周太公吕望始封之地,称营丘。春秋时曾为杞国国都。《汉书·地理志》“营邱”注云“春秋谓之缘陵。”汉置营陵县,为北海郡治所。隋开皇十六年(576)改陵为丘,复曰营丘。唐武德二年(619)复设营丘县。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营丘归诸侯逄伯陵管辖”,其营丘故城在镇域内,故此镇称营丘。 [详细]
  因水库坝址东靠高崖村,故得名。 [详细]
  因该区位于首阳山附近,主要发展旅游度假行业,故名。 [详细]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