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巴州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命名为大罗塘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属清江乡8保,解放后为大河乡1村,1958年公社化更名一管区,1962年更名为大和区回龙大队,1966年改为一大队,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回龙大队,1985年命名为大和乡回龙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太华村和回龙村合并,设立回龙村。 |
界牌村历史以来,隶属于巴州(县、区)辖区。 巴中县古隶禹贡梁州之域。 春秋时为巴子国,秦灭巴蜀,于其地置巴郡。 汉因之,列郡境为宕渠等十余县。 后汉和帝永元中,分宕渠北界置汉昌县(今巴州),仍属巴郡。 三国、晋属巴西郡。 后周大象二年,改梁广县曰化成,仍为巴州大谷郡治。 隋初大谷郡废,大业三年改巴州为清化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复曰巴州,玄宗天宝初又为清化郡,肃宗乾元初复为巴州,属山南西道。 五代蜀因之。 宋曰巴州清化郡,属利州东路。 元曰巴州,属广元路。 明洪武九年省化成县入州,寻又改巴州为巴县。 武宗正德十年复曰巴州,属保宁府,清因之。 清宣统以前巴州设十一乡,界牌村隶属于明山乡四甲地。 民国隶属于清江渡乡8保,为大罗塘管辖;1949年政权变更后为大河乡3管区,1962年改为界牌大队,1966年改为3大队,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界牌大队,1985年命名为大和乡界牌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双河村和界牌村合并,设立界牌村。 |
解放前属清江乡9保,解放后为大和乡5村,1958年为5管区,1962年更名为东溪大队,1966年改为5大队,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东溪大队,1985年命名为大和乡东溪村。 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方坝村和东溪村合并,设立东溪村。 |
解放前为清江乡7保,解放后为大和乡8村,1956年成立3个初级社,1958年8管区,1962年更名为金龙大队,1966年为8大队,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朱垭大队,1985年命名为大和乡朱垭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岗石村和朱垭村合并,设立朱垭村。 |
解放前属花溪乡和清江乡各一半解放后1951年属新庙乡,1954年为大和乡10村,1955年办两个初级社,1958年为10管区,1962年更名为北斗大队,1966年为11大队,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板凳大队,1985年命名为大和乡板凳垭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北山村和板凳垭村合并,设立板凳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