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8]
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8]
因地处吐鲁番老城南门,故得名。1958年成立红光大队,1995年命名为南门村,2013年命名为南门社区。南门社区……。 |
据传有个名叫库勒霍加·艾合买提的人,曾到此活动故名。1958年成立上游大队,1995年命名为加依村。加依村……。 |
因从前这里设有接客亭,故得名。1958年成立高潮大队,1995年命名为恰江村,2003年恰江和喀赞其拉合并后命名为恰章村村委会。恰江村……。 |
早在180年前,鲁克沁王将大河水分为两条渠,一条叫迪汗苏,属农民利用,另一条司胖苏,属鲁克沁王家亲属利用(这两条渠也叫南北渠),迪汗苏是南渠,为农民利用,故此命名。迪汗苏系维吾尔语,指南渠,意为农民渠。鲁克沁镇迪汗苏村村民委员会1921年成立,1959年公社化时,定名为卫星公社3大队,1978年改为迪汗苏大队,现将所辖范围称为迪汗苏村,并设立迪汗苏村村民委员会,现在由10个自然村组成。迪汗苏村……。 |
“奥依曼”,意为坑凹地,故名。1971年称三大队,1972年称四大队,1978年更名为奥依曼买里大队,1983年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奥依曼买里村……。 |
由于本村地处边角,因而得名。布尔加依,意为三角地。1978年称布尔加依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布尔加依村村民委员会。布尔加依村……。 |
早年有村民在此试验播种小麦,故而得名。西尼尔,意为试验。1985年成立。2009年划归库尔勒市,沿用至今。西尼尔村……。 |
因从前有个叫依布拉音的人,在排水渠周围栽植了很多沙枣树,故而得名。巴格吉格代,意为沙枣院子。1958年公社成立后组建大队,称哈拉玉宫公社,1984年成立巴格吉格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巴格吉格代村……。 |
该区位于阔什巴格,为便于管理,分为上下之分,历史沿用,故而命名。阔什巴格,意为双果园。1956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后称阔什巴格大队,1981年5月为便于管理分为上、下阔什巴格,该大队为下阔什巴格,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下阔什巴格村……。 |
霍拉山村位于焉耆县城西南50公里处,距镇政府38公里,距库尔勒市70公里,村下辖一个村民小组,由汉、维、蒙三个民族构成,总人口102户346人,现有党员13名。“四老”人员4人,其中:老党员3人,老干部1人,村干部6人。霍拉山村为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霍拉山村党支部积极筹备,科学规划,在七个星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
位于开都河支流的分叉下游,故名。1958年成立公社时与马莲滩大队划分为一大队,1980年与马莲滩大队分开,沿用一大队,1984年为现名。下岔河村……。 |
因该地位于开都河下游流域,地形宽阔平坦,故而得名。查汗才开,蒙古语,意为向阳而平坦的地方。1950年成立斜米尔区,查汗才开村为斜米尔区的一部分,1951年9月合并,为和静县第二区一部分,1966年划归东风红公社四大队一部分,1984年成立协比乃尔布呼乡,同时成立查汗才开村,沿用至今。查汗才开村……。 |
此地由于渠底的淤泥多呈黑色,使得河水看起来像是黑水,故而命名。哈尔乌苏,蒙古语,意为黑色的水。1939年为斜米尔区胡心衙门乡,1950年为三区二乡,1958年为上游公社二大队,1978年为南哈尔莫墩公社哈尔乌苏大队,1983年为巴润哈尔莫墩公社哈尔乌苏大队,1984年改为哈尔乌苏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哈尔乌苏村……。 |
因此地长有杨树,故而得名。乌拉斯台,蒙古语,意为有杨树的地方。1956年属于三区行政村的一部分,1957年成立公私合营牧场,1959年为社办牧场,取名“发展牧场”,1978年转为国营牧场,1982年改为乌拉斯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乌拉斯台村……。 |
早年有位名叫古努的人再此地挖渠,故而得名。古努恩布呼,蒙古语,意为古努(人名)的水渠。原为塔哈其公社塔哈其大队,1985年改称现名,沿用至今。古努恩布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