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13]

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13]

  2024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名单
  因此村以前有一个放高利贷的人居住的房屋位于库木巴村庄中部,故名。“欧吐拉”意为“中部”,“库木巴”意为“高利贷者”。1984年为吐古其乡欧吐拉库木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欧吐拉库木巴村……。
  因过去这里阳光明媚繁荣,因此而得名。“努尔”意为“阳光”,“阿巴提”意为“繁荣”。2017年命名为柯克亚乡努尔阿巴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努尔阿巴提村……。
  村民来自五个不同地方,故而得名。拜什吐普,意为:“五群”。1984年命名为拜什吐普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科拜什吐普村……。
  恰江,意为(接管亭)。此村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49年前县政府官员经常在此敲锣打鼓欢迎贵宾,故而得名。恰江,意为:迎接领导的地方。1984年命名为恰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恰江村……。
  因原新迭村北部的山色大部分为蓝色,故而得名。搬迁到新移民地(热布提)以后,也保留原来的名称。新迭村村民委员会,其中新迭是塔吉克语,即“蓝色村庄”之意,原新迭村北部的山色大部分为蓝色,土地也呈现深蓝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半的保”,1950年属班迪尔乡,1959年称班迪尔公社新迭大队,1966年属红星公社,1975年属班迪尔公社三大队,1985年称为班迪尔乡新迭村委会。2007年因下班迪尔水利枢……。
  因科克亚尔村东部有一座蓝色的土崖,故而得名。科克亚尔,柯尔克孜语,即“蓝色土崖”之意。1966年为跌进公社一大队一小队。1974年为塔合曼公社一大队一小队。1985年划出成立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民族乡时,称为科克亚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科克亚尔村……。
  因该地以前会做马鞍的人较多,故以此来命名该地。“依盖尔其”,意为“做马鞍的人”。1978年称为和田县团结公社十四大队,1978年改称和田县鹏程公社十六大队,1984年改称伊里其乡依盖尔其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依盖尔其村……。
  因该地以前有一片很大的白杨树林,故名。“阿克铁热克”,意为“白杨树”。1984年以前属和田县拉斯奎镇。1984年划归和田市,改称和田市伊里其乡阿克铁热克村,名称沿用至今。阿克铁热克村……。
  此地系宽阔山区,土地面积少而零散,故名。“康阿孜”,塔吉克语,意为“宽阔地少”。1958年建成第七管理区第一大队;1976年称跃进公社第二十二大队;1978年改称“康阿孜大队”;1985年初改称“康阿孜村委会”。康阿孜村……。
  根据地名命名体现现代文明要求,寄望各村民亲如一家,友好相处、关系情深意长,故而得名。友谊,友好相处、关系情深意长。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称为阿热麻扎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镇时期,实行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更名为阿热麻扎村村民委员会,因“阿热麻扎”名称不规范,2017年更名为友谊村村民委员会。友谊村……。
  因该乡有一湿地,名拉力阔勒,故而得名。“拉力阔勒”,意为“郁金香盛开的池塘”。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将库格达依村拆分后新建设立,以便管理和为民服务。拉力阔勒村……。
  因本村是和田县建立的为当地群众提供品质优良的种子的基地,所以命名为良种场村。“良种场”,意指培育优良品种的场所。1958年为春花公社3大队;1980年改称托万比曾大队;1984年改称良种场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良种场。……。
  因本村村民多在自家院门口搭建葡萄架或花架,形成一个门洞,所以当地人称本村为“门洞式花园”,意译为肖尔巴格村。“肖尔巴格”,“肖尔”意为门洞,“巴格”意为花园,故名。1958年成立,为春花公社1大队;1980年改称尤库日比曾大队;1984年改称肖尔巴格村,名称沿用至今。肖尔巴格村……。
  相传古代有藏族人居住在该地,故名。“多外特”,即“吐外特”,为吐蕃(藏族人)之变音。1958年称为红星公社二大队,1979年称为洛浦公社多外特大队,1984年改称洛浦镇多外特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多外特村……。
  此村属于异地搬迁新建村,搬迁群众来自全县各乡镇,”团结“代表为使搬迁群众能团结在一起。”团结“代表为使搬迁群众能团结在一起,故名。此村属于异地搬迁新建村,2018年10月26日经策勒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团结新村,属固拉合玛镇管辖。团结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