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社会氛围,推动自然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自愿申报、省级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推优认定等程序,现已形成拟认定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并经自然资源部2023年第1次党组会审议原则通过。 |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地处长江之北,汉江、汉北河及府澴河交汇环绕。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东西湖区自围垦建区60多年以来,从荒湖到良田、从国营农场到开发园区,从台商投资区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次又一次的嬗变使东西湖区实现华丽转身。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西湖区合署办公。2020……。 |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积2780平方公里,辖16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3个国营农场.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环境,使阳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现隶属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西汉时期建县,已历经22个世纪。在这块古老文明的红色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了王平、彭方复、梅盛伟等20多位共和国将军……。 |
大冶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有着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1994年大冶撤县建市,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全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5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86.24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 |
茅箭区是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县级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东起十堰经济开发区,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相邻;西大致沿市中心四方山—笔架山—牛头山东北西南一线,与张湾区相连;南达大川镇与房县毗邻;北到五堰街道,与张湾区汉江路街道相邻。茅箭区已经成为了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体育教育中心和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加工销售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车桥生产基地和东风公司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基地。也是鄂、豫、陕、渝四省市……。 |
房县位于鄂西北,古称“房陵”,因“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有如房室”而得名。县域居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西部结合部,东扼荆襄,西望长安,南依神农架林区,北交车城十堰和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大巴山脉和武当山脉在此交汇,形成了著名的青峰断裂带和西高东低、南陡北缓的地形地貌,中为河谷平坝;最高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180米,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91……。 |
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坐落在区内,三峡工程坝址在夷陵区三斗坪镇,宜昌市夷陵区既是三峡工程坝区,也是三峡库区首区。宜昌市夷陵区古称夷陵,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区境环绕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电枢纽,东连远安、当阳,西邻秭归、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 |
枝江是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宜昌唯一的平原县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有“三峡水乡、鱼米之乡”之称,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98位、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第93位、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百强第86位、全国治理能力百强县第33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79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87位,还是全省唯一的淘宝村百强县。国土面积137……。 |
容区隶属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鄂州市西部,东依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西邻武汉光谷科技新城,南接梁子湖畔—梧桐湖生态科学新城,北靠长江黄金水道。华容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南朝梁武帝时建皇家寺院觉华寺和唐太宗李世民南征路经此地取“花容月貌”之意而得名。华容区是湖北省离省会武汉市最近的县级行政区,拥有五张闪亮城市名片: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英才辈出的红色名城、滨江临港的生态绿城、多式联运的枢纽要城、动能……。 |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第三位,人口102.19万人,现辖17个乡镇、3个国营农牧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钟祥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是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钟祥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多年,……。 |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13°10′~113°57′、北纬31°04′~31°29′之间,处在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1987年9月撤县建市,全市国土面积135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31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3万。安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安陆是西周、春秋早期郧国所在地,战国楚怀王公元前322年为楚国属县;秦统一天下分楚国疆域为四郡,安陆归……。 |
石首位于鄂南湘北,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结合部,既是“长江经济带”和“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的覆盖县市,又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门户城市。全市版土面积142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区,总人口67万,是闻名中外的“中国麋鹿之乡”“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和“中国江豚之乡”。石首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农业标准化(蔬菜)示范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型)示范区、全……。 |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2.3万亩,共辖16个乡镇2个开发区,23.5万户,人口85万,农业人口68.4万。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华实蔽野,系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松滋市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萌动了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昌盛于改革开放。松滋山河秀丽,地貌……。 |
武穴是一座美丽的江城,地扼吴头楚尾,素有“三省七县通衢”、“鄂东门户”和“入楚第一港”之称。前身为广济县,古称“佛国”,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42个村(社区),总人口82.34万人。近年来,我们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大别山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率先……。 |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在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东径109°00′-109°27′,北纬29°06′-29°40′。东北与宣恩、咸丰县相连,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全境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偏窄,呈栎树叶形。面积1344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15000人。县人民政府驻翔凤镇。邮编:445700。代码:422827。区号:0718。拼音:LaifengX……。 |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人(2008年)。县人民0驻星沙镇,邮编:410100。代码:430121。区号:0731。拼音:ChangshaXian。长沙县是一块美丽、富饶、充满无限生机的活土,辖5个乡,15个镇,494个村,38个居委会。县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长沙县位于省会长沙东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三湘第一县”之称。长沙县旅游资源丰富,势头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