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邓村位于邓李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407户,1581口人,辖8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全村有党员72人,其中有女性党员6人,地域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4亩,人均耕地1.34亩,现有脱贫户12户26人,监测对象户5户11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低保户30户33人,特困供养户6户6人,残疾户31户32人,公益岗6人;后邓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9人。
积极参与脱贫户及监测户“一补一奖”的活动中,后邓村责任组通过材料筛查和召开“四议会”,确定交通补贴省外4人(邓留涛、邓二钢、邓朝亮、邓豪阳),每人600元;“一补一奖”3人(邓留涛1100元、邓二钢800元、邓朝亮700元),按时上报有关资料,有效的巩固了我村脱贫成果,并更新了村档、户档以及各行业部门资料,张贴公布了监测对象公告及暖心墙。 |
丁杨村地处邓李乡政府东,属于非贫困村,地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0亩,人均耕地1.35亩,村主要产业是农业,全村共有502户1954人,辖11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9人,党员49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闫晓东、第一书记是陈平,单位叶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全村共有低保户36户4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7户17人,残疾人49户51人,慢性病户41户41人,公益岗10人。建档立卡脱贫户31户70人,纳入监测对象6户14人(边缘致贫户5户12人、严重突发困难户1户2人),截止2022年风险已消除3户6人。 |
康营村位于叶县邓李乡,全村辖3个自然村、8 个村民组,总面积 2.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762亩,人均耕地1.3亩。村主要产业是小麦、玉米。村三委班子健全,中共党员 49 人,村级责任组长郭新海 ,帮扶单位是叶县发展改革委员会、驻村第一书记张佳星。
全村共有低保户43户46人,分散供养户17户17人,残疾人户45户47人,大病户4户10人,公益岗人数10人。建档立卡脱贫户15户28人,监测户7户19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户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12人,截止2023年10月风险已消除2户5人,未消除风险户5户14人,获得金融扶持小额贷款户数3户。
2023年新复核申请低保户共43户46人、特困供养17户17人。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残疾人按相应政策享受补贴。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以及兜底保障人群政策享受全部落实到位。 |
叶县邓李乡军张村位于乡政府东南,距乡政府约5公里,距县城约20公里,属于非贫困村,辖军张、吉张、邢庄3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38户1738人,辖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230亩,人均耕地1.28亩。村三委班子共有4人,党员54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长是邓李乡纪委书记张琳琳,帮扶单位是县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是县委办公室张福斌。 |
庙王村位于邓李乡政府东南部,南与水寨乡毗邻,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59户1006人,辖5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3.44亩,人均耕地1.3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25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郑潇,驻村第一书记是邓李乡人民政府杜向营。成立以邓李乡郑潇为责任组长的庙王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成员分别为:杜向营、谢东涛、王国印、王毛红、王军卫、王海伟、彭彩娜、谢连奇。
全村共有低保户31户31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3户13人,残疾人户33户43人,大病户2户2人,慢性病人6户人,历年来参与危房改造户8户,公益性岗位4人,脱贫户11户25人。
我村现有监测对象6户10人,风险消除1户1人。 |
东徐庄村位于乡政府东南属于一般村,全村共有202户772人,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地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亩,人均耕地1.24亩。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党员25人。村级责任组长、包村干部宋增广,村支部书记孟宪锁,驻村第一书记是叶县高中马永召。
全村脱贫户15户33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14户32人,脱贫不享受政策1户1人(宣苗)。村监测对象5户2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户11人(风险消除2户6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11人。低保户12户14人、特困供养10户10人、慢性病办卡12户12人、残疾人户30户30人、大病户1户1人、公益岗4人。 |
构树王村位于乡政府东南3.5公里处,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305户1191人,辖4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2亩,人均耕地1.56亩。村主要产业是小麦、花生种植。村三委班子健全(8人),全村党员31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王小安、第一书记是姜海涛,单位叶县农业农村局。
全村共有低保户25户25人,分散供养五保户7户7人,残疾人户25户25人,大病户6户6人,公益岗人数10人。建档立卡脱贫户26户74人,监测户8户2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户3人,边缘易致贫户5户1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8人,截止2023年10月风险已消除6户20人,未消除风险户1户5人,清退1户1人。
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2023年新复核申请低保户共25户25人、特困供养7户7人。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残疾人按相应政策享受补贴。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以及兜底保障人群政策享受全部落实到位。
2023年以来,共绿化村路面1000余米,植入海棠树400余株,开发村级公益岗3名,收集村内废弃水泥瓦,废物利用打造小菜园5处。协调资金200余万元,修建村内泥泞道路980米。并申报成功“国家级示范美丽生态宜居村”,目前整村设计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
中彭村属于非贫困村,位于乡政府南3公里,全村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 265户1002人,村三委班子齐全共6人,党员20人、驻村第一书记赵强亚(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耕地面积1753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优质花生、小麦、玉米等)、养殖业(养羊)。
2023年中彭村在注册“叶县邓李乡中彭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留转土地87亩;以农业发展为平台,培养、扶持农民经纪人,引进先进科学种殖技术,打开一条优质品种的稳定产、销渠道,以主要优质小麦、花生为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万元,同传统模式相比,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
后彭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2公里,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307户1160人,辖五个村民组、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正式党员35名,村三委班子10人,积极分子3名,耕地面积1913亩,人均耕地1.63亩。
脱贫户,12户3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9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0户0人,风险消除3户9人,全村共有低保户22户23人,特困供养户15户15人,残疾人户32户32人,慢性病户18户18人,公益岗人数为5人,道路管养员1人,地域总面积1.275平方米、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 (一)、2020年和金盛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股种植优质花生120亩,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利用县派第一书记10万元专项资金,种植红叶石楠580棵、黄杨350棵、百日红350棵、红叶石楠苗9万多棵。谋划使用村内经济地进行种植观赏树苗,强化发展村集体经济。
(三)、2021年购买花生摘果机2台、抓车1台,摘草储草,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2022年经多方协调,村内流转连片土地50亩,用于种植传统粮作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五)、2023年流转连片土地165亩,种植烟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璋环寺村位于邓李乡政府东三公里叶杜线南。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7.89亩,共有238户907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4人,全村共有党员35人。
截至2023年9月,全村共有低保户22户23人,特困供养户8户9人,残疾人户21户22人。建档立卡脱贫户12户33人,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4户14人。公益性岗位2人。
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思路,发展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二十四字方针,大力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优先吸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我村村集体经发展薄弱无产业项目,我们村积极联系在外成功人士共同发展村集体经济,召开责任组会议计划流转土地三十亩,试种优质花生小麦,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使群众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高。 |
北碾张村位于邓李乡政府东北方,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53户1025人,辖4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7亩,人均耕地1.8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8人,党员21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马银辉,驻村第一书记是叶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张亚军。
全村共有低保户17户20人,分散供养五保户6户7人,残疾人户27户27人,大病户2户2人,历年来参与危房改造户24户,公益性岗位5人,脱贫户17户56人。
我村现有监测对象5户12人,风险消除1户2人。
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提升的基础上,加大实现北碾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我村注册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平台,2023年流转土地130余亩,种植优质小麦和花生大豆,我村在村南建设牧草加工厂一座,初步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 |
尚闫村位于叶县邓李乡,全村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0 亩,人均耕地1.3 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村三委班子健全,村级责任组长是张献峰,帮扶单位是邓李乡人民政府,驻村第一书记是杜倩倩。
全村村民总户数291户1079人,其中脱贫户23户 48人,低保户21户22人,特困供养户8户8人,残疾人户 22户23人,大病户3户3人。
监测对象 7户15 人,分别是: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5人,其中风险消除户3户 7 人(边缘易致贫户:孙闯;突发严重困难户:孙蒲;脱贫不稳定户:李国俊)。 |
銮场李村位于邓李乡政府东4.5公里处,辖1个行政村,4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0亩,人均耕地1.4亩,共有222户863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
銮场李村于2021年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邓李乡政府副乡长邓自干担任责任组长,第一书记兰学良、支部书记王少平、支部委员赵松洋、村委委员王江村、孙晶为责任组成员。截至2023年9月,全村共有低保户18户19人,特困供养户9户9人,残疾人21人。建档立卡脱贫户23户64人,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5户26人。
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有劳动能力49人,其中技能劳动力15人、普通劳动力31人、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3人。 截至目前务工就业41人(含公益岗位),自主经营就业1人,就业率达到85%。2023年7月份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一补一奖”方案精神,通过大喇叭、张贴宣传页、入户宣讲、微信联系等方式开展宣传,同时认真收集审核、整理汇总“一补一奖”,目前共有19人享受“外出务工交通补助”,5人享受“务工奖补”。 |
董平村位于乡政府东5公里处,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62户993人,辖4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4亩,人均耕地1.8亩。村主要产业是小麦、花生.玉米种植。村三委班子健全(5人),全村党员32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陈新辉、第一书记是王建五,单位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残疾人户16户18人,大病户1户1人,公益岗人数3人。建档立卡脱贫户7户18人,监测户6户1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户4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6人,全村共有低保户20户20人,分散供养五保户5户5人,截止2023年10月风险已消除3户5人,未消除风险户2户10人。
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2023年新复核申请低保户共20户20人、特困供养5户5人。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残疾人按相应政策享受补贴。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以及兜底保障人群政策享受全部落实到位。 |
雷辛庄村位于邓李乡政府东约4.6公里,全村共有196户752人,辖5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人均耕地1.62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8人,党员31人,本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组长是乡政府干部王恩坡,驻村第一书记是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魏福明。
全村共有脱贫不稳定户2户4人(风险未消除)、边缘易致贫户1户2人(风险未消除)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9人、低保户20户20人、分散特困供养户9户9人、残疾人户26户28人、公益岗3人、道路管养员1人。
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一补一奖”落实情况。通过两委干部、网格员、社保员入户宣传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一补一奖”政策,结合符合条件人员自愿的原则,共申报交通补贴3人,1800元,务工奖补3人,2946元,经村两委审核,确定符合享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一补一奖”,并已整理资料完成上报,切实做到,应补尽补、应奖尽奖、不漏一人。 |
杜杨村位于叶县邓李乡政府最东部,全村辖1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9亩,人均耕地1.17亩。村主要产业是花生、大豆、小麦、玉米。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89人,村级责任组长是邓李乡组织委员刘延森,驻村第一书记是郑亚龙,工作队员马小培、宋旭阳,派出单位是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全村村民总户数741户2775人,其中脱贫户239户1079人,低保户76户83人,特困供养户24户24人,残疾人户74户84人,大病户8户8人。
监测对象21户68人,分别是:脱贫不稳定户11户45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8户20人,其中风险消除户14户4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