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清坪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坪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期(1950年)属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光明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光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团坝子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团坝子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为团坝子村,2002年梨子树村的金井坡、火焰、梨子树、大坪、大岩坨、碓窝石并入。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属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灯塔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灯塔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杨家庄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杨家庄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为杨家庄村,2002年将杨家庄、茅坝子两个村合并,名杨家庄村;2008年“恢复原建制村”时将杨家庄村恢复为茅坝子、杨家庄2个村,2022年将杨家庄村、茅坝子村合并为杨家庄村,沿用至今。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属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属燎原人民公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柏杨坪一大队,1961年恢复区制时属清坪区,1981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柏杨坪大队,1984“撤社并区建乡”时改为柏杨坪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时为柏杨坪村,2001年金山坝村并入。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为第四区;1951年10月属旧营乡,1956年为高峰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高峰大队;1975年撤区建社建乡为清坪人民公社高峰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高峰村,1996年撤区建乡后为清坪镇高峰村,沿用至今。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联合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联合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官敞坝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官敞坝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为官敞坝村,沿用至今。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属第四区;1951年成立花堡乡;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时名为排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排峰大队,1975年“撤区建社建乡”为清坪人民公社排峰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排峰坝村,1996年恢复原乡镇建制时为清坪镇排峰坝村,沿用至今。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名为青山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为青山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青山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马家坪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马家坪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为马家坪村。

清代属仁孝里,民国时期(1936年)属清坪乡,建国初(1950年)属第四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名为红星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红星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红星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申李坝大队,1984年“撤社并区建乡”时更名为申李坝村,1996年恢复乡镇建制时为申李坝村。

2021年将马家坪村、申李坝村合并,取名大寨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