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溪西、丰凌庄属惟新后乡。 民国21年(1932)溪西、风林村属溪林乡,民国36年(1947)属风凌乡至解放。 1950年为凌口乡谢家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阳公社凌口管理区谢家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凌口公社谢家、枫凌生产太队,1984年为凌口乡谢家、枫凌村,1992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谢家村,辖7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 清嘉庆十七年(1812)方圆、更楼、秧田庄属波亭前乡。 民国初属太阳乡,民国21年(1932)方元铺村属方元乡,民国31年(1942)属西菩乡,民国36年(1947)属波西乡至解放。 1950年为方元乡方元铺村,1958年为昌化县太阳公社方元管理区方元、更楼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方元公社方元、更楼生产大队,1984年为方元乡方元、更楼村,1992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方元村。 辖7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正口、金山、何家、罗家庄属波亭前乡、小昔庄属波亭后乡。 民国初属太阳乡,民国21年(1932)乌金山、正家、正口、罗家属乌金乡、黄岭西北一带属黄岭乡,民国31年(1942)属西菩乡,民国36年(1947)属波西乡至解放。 1950年为横岭乡横岭、乌金、罗古园、小昔里村,1958年为昌化县太阳公社方元管理区横岭、乌金、小昔、红星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方元公社横岭、乌金、小昔、正坞口生产大队,1984年为方元乡横岭、乌金、小昔、正坞口村,1992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四村合并为横鑫村,辖25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波亭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下尤庄属波亭后乡,涌村、上尤庄属嘉德后乡。 民国初属藻溪乡,民国21年(1932)下尤、绍勇村属青檀乡,民国36年(1947)属波厚乡至解放。 1950年为交口乡姚涌、上尤、下尤村,1958年为昌化县天目公社绍鲁管理区姚涌、上尤、下尤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绍鲁公社姚家、涌村、上尤、下尤生产大队,1984年为绍鲁乡姚家、涌村、上尤、下尤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四村合并为潜东村,辖12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波亭乡,明成化间(1465~1487)仍属波亭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波秀庄属波亭后乡。 民国21年(1932)田干、市街头属青檀乡,康坞村属百花乡,民国36年(1947)属波厚乡至解放。 1950年为绍鲁乡田干村,1958年为昌化县天目公社绍鲁管理区田干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绍鲁公社田干、康坞生产大队,1984年为绍鲁乡田干、康坞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田干村,辖9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波亭乡,明成化间(1465~1487)仍属波亭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让畔、敖干、百花庄属波亭后乡。 民国21年(1932)让畔属青檀乡、敖干属百花乡,民国36年(1947)属波厚乡至解放。 1950年为绍鲁乡上畔、敖干村,1958年为昌化县绍鲁公社绍鲁管理区光明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分建绍鲁公社畔山、敖干生产大队,1984年为绍鲁乡畔山、敖干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光明村,辖6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潜川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烟口庄属潜川前乡。 民国21年(1932)堰口村属古堰乡,民国36年(1947)属潜川乡至解放。 1950年为堰口乡堰口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川公社堰口管理区灌新、堰口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堰口公社堰口、观新生产大队,1984年为堰口乡堰口、观新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堰口村,辖5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潜川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双坑庄属潜川前乡。 民国初属紫溪乡,民国21年(1932)双坑、淳益属中杨乡,民国36年(1947)属潜川乡至解放。 1950年为堰口乡双坑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川公社堰口管理区双坑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堰口公社双坑生产大队,1984年为堰口乡双坑、小马腿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双坑村。 辖7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潜川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苦竹庄属潜川前乡。 民国21年(1932)古竺属古堰乡,民国36年(1947)属潜川乡至解放。 1950年为堰口乡古竺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川公社堰口管理区古竹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堰口公社里古、外古生产大队,1984年为堰口乡里古、外古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古竺村,辖9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潜川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叶村、亦坞庄属潜川前乡。 民国初属紫溪乡,民国21年(1932)属逸湖乡,民国36年(1947)属潜川乡至解放。 1950年为堰口乡逸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川公社堰口管理区叶村、逸坞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堰口公社逸村、逸坞生产大队,1984年为堰口乡逸村、逸坞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逸逸村,辖8个自然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潜川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扶西庄属潜川前乡。 民国初属紫溪乡,民国21年(1932)扶西村属扶西乡,民国36年(1947)属潜川乡至解放。 1950年为堰口乡扶西村,1958年属昌化县潜川公社堰口管理区扶西生产队,1960年属临安县,1961年为潜川公社上扶西、下扶西生产大队,1984年为堰口乡上扶西、下扶西村,2001年属於潜镇。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为扶西村,辖4个自然村。 获评2011年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精品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明初属惟新后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杨岭庄属惟新后乡。 民国初属泗洲乡,民国21年(1932)属杨洪乡,民国36年(1947)属风凌乡至解放。 1950年为千洪乡杨洪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阳公社千洪管理区金星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千洪公社杨洪生产大队,1984年为千洪乡杨洪村。 2007年村规模调整,杨洪村规模不变,辖12个自然村。 2011年1月为於潜镇杨洪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明初属惟新后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泗洲属惟新后乡。 民国初属泗洲乡,民国21年(1932)属泗洲乡,民国36年(1947)属风凌乡至解放。 1950年为凌口乡泗洲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阳公社千洪管理区泗洲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千洪公社泗洲、上洲、凤亭生产大队,1984年为千洪乡泗洲村、上洲村、凤亭村。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为泗洲村,辖11个自然村。 2011年1月为於潜镇泗洲村。 为杭州市级文明村。 |
清康熙、光绪《於潜县志》载有朱家湾地名。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明初属惟新后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朱湾庄属惟新后乡。 民国初属泗洲乡,民国21年(1932)属朱湾乡,民国36年(1947)属风凌乡至解放。 1950年为千洪乡朱湾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阳公社千洪管理区朱湾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千洪公社朱湾、西桥、东平生产大队,1984年为朱湾、西桥、东平村。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为朱湾村,辖9个自然村。 2011年1月为於潜镇朱湾村。 获评杭州市级文明村、2011年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特色村。 |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明初属惟新后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千佛庄属惟新后乡。 民国初属泗洲乡,民国21年(1932)属千茂乡,民国36年(1947)属风凌乡至解放。 1950年为千洪乡千茂村,1958年为昌化县潜阳公社千洪管理区千茂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千洪公社乌浪、潘家、平渡生产大队,1984年为千洪乡乌浪、潘家、平渡村。 2007年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为千茂村,辖11个自然村。 2011年1月为於潜镇千茂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