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甸县边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罗甸县边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者任村是我乡行政中心所在地,距罗甸县城48公里,距边阳集镇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罗甸北上贵阳市的必经之路。101省道从村中贯穿而过,把其分为两半,左面为土山区,右面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850亩,其中田1335亩、土1515亩。村内居住着汉、布、苗等多个民族,全村共有6个自然寨,25个村民组719户3061人,常年在外务工的有710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全村共有党员63名,男58名,女5名,高中文化程度5名,初中文化37名,小学文化19名,文盲2名。35岁以下的党员没有,35岁以上至50岁的党员有15名,50岁以上的党员34名,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结构偏低。现有村办公用房两间,占地面积60平方米,村级八大组织健全。

位于边阳镇北部。因盛产桐油和桐油树,由于布依语桐和汉语董发音相近,董油。1984年成立董油村村民委员会,原属巴沙乡,2014年属边阳镇至今。

董油村全村总人口1859人,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7户,劳动力1013人,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5亩,其中田339亩,土876亩。共有党员37名,其中男党员30名,妇女党员7名,初中文化程度有8名,高中文化程度有3名,初中以下的26名。

油海村地处罗沙乡东部,距省会贵阳市121公里,距罗甸县城48公里,距罗沙乡政府驻地7公里。油海村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34户1478人,常年外出务工645人,有耕地1536亩,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油海村基础设施健全,户户通水泥路、家家有电话;村有行政办公大楼,村级卫生室、学校、图书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2007年以来,村级组织先后获省、州、县“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获全国妇联首批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州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

寨子里具有独特的布依族风格,特别是三月三节日极为浓重。该地名由布依语音译而得。1984年成立巴沙村村民委员会,原属巴沙乡,2014年撤乡并镇属于边阳镇政府管辖一直至今。

巴沙村地处罗沙乡西面,总人口1262人,254户,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29亩(其中田222亩,土507亩)。共有党员25名,35岁以下3名,妇女党员3名。

该地名来源于布依语翻译。里博沟由于两山合围,中间是一条夹沟,沟门中有一对石板夜间时时发出声响。1984年成立里博沟村村民委员会,原隶属于巴沙乡,2014年属于边阳镇至今。

里博沟位于罗沙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十公里,县城四十五公里、省城一百二十公里。全村面积6.69平方公里,全乡辖七个村民组,共368户1368人。里博沟村共有土地612.1亩,其中土占556.5亩,田占55.6亩。

翁定村位于罗沙乡东北部,距乡政府21.5公里,坐落在惠水县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又称为姑娘地。全村分为5个村民小组,共161户,754人,耕地面积718亩,其中田173亩,土面积545亩。现有村级完小一所。全村有党员12名,其中35岁以下2名,36—45岁2名,46—55岁2名,56—65岁4人,66岁以上2名;小学文化6名,初中文化5名,高中文化1名。

交砚村位于交砚乡政府行政区域、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342户、1242人,其中少数民族718人,劳动力76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38人,获绿色证书0人。

全村年均温度16.8°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6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9.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21.28亩,其中田362.81亩、土558.47亩,林地158亩,开发利用的荒坡38亩,荒山112亩,

交砚村经济收入以现以经果林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85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大寨村位于交砚乡政府西南面、距政府所在地20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168户、690人,其中少数民族282人,劳动力41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人,获绿色证书0人。

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50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6.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52亩,其中田176亩、土275亩,林地132亩。

大寨村经济收入以现以粮食及外出务工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2.2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和平村位于交砚乡政府东面、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294户、1332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劳动力533人,文盲、半文盲1167人,初中文化126人,高中文化39人,获绿色证书7人。

全村年均温度18.8°C,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36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992亩,林地1340亩,开发利用的荒坡700亩,荒山400亩,

和平村经济收入以桐林、早菜,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新塘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北面、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224户、1003人,其中少数民族780人,劳动力339人,文盲、半文盲867人,初中文化85人,高中文化25人,获绿色证书3人。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75.86亩,荒山草地可开发利用825亩,新塘村经济收入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联兴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402户、1677人,其中少数民族690人,劳动力671人,文盲、半文盲1439人,初中文化184人,高中文化54人,获绿色证书2人。

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375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341亩,林地335亩,开发利用的荒坡249亩,荒山200亩,

联兴村经济收入以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石兴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324户、1430人,其中少数民族929人,劳动力85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8人,获绿色证书48人。

全村年均温度18.7°C,无霜期335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6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86.29亩,其中田607亩、土579.2亩,林地887.4亩,草地272亩。

石兴村经济收入以现以常规农作物、蔬菜及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86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打窖村位于罗甸县董王乡西南面,东、北面以格凸河为与交足村和长顺县敦操乡隔河相望,西与紫云县宗地乡相连,南面与皮桶村为邻,距乡政府16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平均海拔839米。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7.7亩,荒山林地面积786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186户790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共有劳动力467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食401公斤。

油尖村位于董王乡西北面,东与罗沙乡隔涟江河相望,南与屯村、西与交足村、北与尖坡村相接壤,距离乡政府5—8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上油尖,下油尖,大白岩,小白岩,仙行屯,摆腮),全村共201户893人,有荒山328亩,耕地面积632.58亩(其中田15.4亩,土617.1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全村实现通电,除上油尖和仙行屯两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外,其它4个村民小组均已通了公路。

打改村地处董王乡政府西北面,距乡政府12公里,东为本乡尖坡村,西为惠水县打引乡,南为本县油尖村和长顺县敦操乡,北面与罗沙乡隔涟江河相望。属省定一类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9亩。荒山面积72.6公顷,森林覆盖率10%。全村共辖3个村民组183户72人。2010年粮食产量255吨,人渴杖�1600元,人均食粮33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