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塔:北宋初期因原本地有里外二塔,故得名裏塔,若干年后改为裏逹,也被讹称理塔。《中外地名大辞典》:理塔墟,在江西省南丰县东北四十里,道能南城县,沿用至1949年,1949年后改名为理塔,1955年后改用里塔。 |
“里塔”:[杨氏南位家谱]杨德润由南丰迁此,已得四十世。传说原镇内东西方各有一座古塔(均已废),镇居其中,故名里塔墟,曾称理达,后易今名。 |
“厚源”:《范氏八修宗谱》:范启二由里塔迁此。因范氏希望家境从此厚实故名,后错写为后源。 |
“谢坊”:明代初年,谢文生由福建迁此,建村取名谢坊,沿用至今。 |
“欧坊”:《欧阳氏宗谱》:欧阳友信由崇仁迁此建村故名,沿用至今。 |
“渔良”:《盱南黄氏族谱》:北宋宝元年间,黄景德由井头黄坊迁此,因该地靠河,渔民很多,古称鱼溪。此村造十甲殿上梁之日,捕到一只大鳌鱼,村民把鱼骨放在梁上,此后,鱼溪便改称鱼梁,因“梁”与“良”谐音,演称渔良。 |
“都军”:《道光南城县志》:唐末,危全讽将军筑城驻兵于此,称都军,故而得名(都:晚唐以后军队的编制单位,每都千人)。 |
“水南”:《盱南黄氏宗谱》:北宋宝元年间,黄景恒由福建井头黄坊迁此建村,因村旁的小港水由南而来,取名水南。 |
“廖坊”:宋熙宁年间,廖氏由宜黄迁此,故名廖坊。 |
“下湾”:明初,罗正兴由株良磁圭迁此,因村建于小溪如牛枷湾处,始称枷湾,后演称下源。尔后,此地下端又建屋成村,为区别上下村,称下源上堡。1984年改为下湾上堡,沿用至今。 |
“徐兰”:《南阳邓氏宗谱》:南宋绍兴年间,邓必华由宜黄迁此,此地原名兰溪,相传邓氏本姓徐,遵父嘱逢兰而止,到此建村,称“徐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