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龙社区为镇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内有学校3所,(转龙中学、转龙小学、欢欢幼儿园);全村共有 18 个村民小组1215户 3786 人,辖区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506.22亩,人均1.15亩,现有党员 79 人,其中女 10人, 2012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11981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西部蚕桑第一镇,田园都是休闲谷”的奋斗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以新农村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以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民生改善,以劳务输转实现农民增收。社区党支部、社区委会立足村情实际,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党员带头树典型,开拓创新求突破,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全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特色产业抓品牌。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思路,继续抓好蚕桑产业,使其规模扩张,效益凸显。本届内重点发展养蚕、桑园鸡养殖、林下种植药材。
|
兴隆社区由原来的兴隆社区和盘石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3个农业合作社、场镇居委会、总户数1240户,其中:农业户667户,非农户573户,总人口:3135人,其中:农业人口:2379人,非农人口:756人,辖区内有中学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3个,火车站1个,全村幅员面积:2.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2亩,议事会成员33人,有党员64人,转走2人,取消1人,现有党员61人;低保户共有36户,五保户4人,包含散居1人,优抚8人(参战退伍3人、带病回乡2人、复员军人3人),本村共有领证残疾人68人,重度残疾14人,其中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12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29人,其中90岁以上的含100岁的有9人,100岁以上的有1人;社区两委引进业主、土地流转,面积约50余亩,村内有劳动力:1630人。 |
黄桷桠村全村共1774户,总人口5742人,共有36个小组,全村幅员面积9.89平方公里,地处金堂县43公里,距隆盛镇3.3公里,属隆盛镇的南边,东邻竹篙镇,北邻高板镇,西邻平桥镇,本村交通特别发达,金乐路,金堂大道穿越本村12个组,公路两边属本村的部分组。成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在黄桷桠的中心处设有进出口。 |
(一)地理概况
转龙镇龙灯桥村位于金堂县转龙镇与中江县交界处,地处深丘,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距县城65公里,距镇政府8.2公里,是我镇最远的一个行政村。龙灯桥村位于转龙镇北方,北邻中江县永兴镇,西北邻隆盛镇松柏村,南邻本镇红豆村、龙堰村。村域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村内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还未正式立项,基础设施建设暂处于全镇较差水平,村道落后,旱片死角现象较为严重,产业发展困难。该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群众收入低。全村现有29个农业生产小组,耕地面积5563亩,人均耕地1.4亩。2004年12月村级区划调整时由原猛虎村、洋祥村、石马村合并为龙灯桥村。
(二)社会经济情况
全村总户口数1183户,总人口3973人,其中有劳动力 人,残疾人273人,五保户21人,低保户61户104人,贫困户271户671人,计生三结合户2户。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510元。
(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该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小家禽家畜为主。目前,常年种植小麦2380亩、产量 714吨,水稻794亩、产量397吨,油菜1192亩、产量238吨,玉米1986亩、产量695吨。
(四)基础设施状况
1、水利状况:该村有洋祥水库(小Ⅱ型)1处,有山坪塘31口(未整治,属泥埂),蓄水池23口,沟渠18.7公里(未整治,属泥沟渠),堤灌站9座(能正常使用6座,3座已经瘫痪)。
2、道路交通状况:村内有路面宽4.5米的水泥道路11.86公里(2013年4月通过“群众铺底子,政府盖面子”修建),主道碎石路2.1公里,泥路15.3公里,淮金竹路贯穿本村2.1公里。
3、电力、通讯状况:村民小组全部通电,但长期电压过低,通讯以手机为主,信号一般。
4、生活用水及排污、垃圾处理现状:生活用水为自取地下水,大多数村民使用燃柴、沼气,生活垃圾均自己处理。
(五)社会文化发展现状
该村现有16平方米的村“两委”办公室(属于租用办公场所),村内有村卫生站一所、村小学一所。
(六)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有74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2人、初中文化37人,其余15人,60岁以上24人。村党支部。村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及村民小组议事会运行正常,成立有民主监督、民主理财、计生、治安等小组。村党支部由 3人组成,村委会由3人组成。
(七)存在的问题
1、村内产业刚刚起步,比较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2、村内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3、村内电压长期过低,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4、村内文化活动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村民文化生活需求。
5、村“两委”办公场所过于狭窄,无法更好开展工作和召开各种村民会议。
|
桑园村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转龙镇,由原来的柏胜村、芳草村、高光村和仁和村11-20组合并而成,位于转龙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与中江县冯店镇古石碑村相邻,南与竹篙镇何家沟村相邻,西与神仙桥村相邻,北与桂龙社区相邻,全村幅员面积8.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01.88亩,林地面积6127.77亩,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共1628户5010人,其中:劳动力3236人,外出务工人员2144人。桑园村党委现有党员115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桑园村村委有村议事员45人,村民代表61人,监事会成员5人,民主理财小组3人。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四好村”。 |
大桥村辐员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9.38亩,辖13个村民小组635户2205人(含非农业人口808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近1000人。低保户60户,特困户12户,散居五保户21户。辖区内有大桥小学、大桥幼儿园,在校(园)师生达350人。
大桥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1组、13组无党员,女党员7人)。年龄结构分布如下:20—30岁4人,31—40岁5人,41—50岁14人,51—60岁10人,60岁以上16人。目前在家党员29人,流动党员20人。
全村已硬化组道路11公里,建成提灌站3个,堰塘18口,蓄水池38口,长年蓄量达180000立方米。
大桥村2014年院落整治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拟建设院落路5公里。5月中旬,鲜花山谷开园,预计游客将达到每月5000人,这将有效推动大桥村发展休闲旅游业。
大桥村现有成都市聚宝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大桥桑缘养殖有效公司、成都市金桑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市跃龙养殖有效公司、成都鲜花山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堂县腾翔生猪专业合作社6家企业,重点发展花卉、休闲旅游、林下养殖、林木种植等,可带动周边200余人就近就业,实现群众人均年收入增长2万元。
|
神仙桥村基本情况
神仙桥村位于转龙镇西南部。东起桑园村,西起隆盛镇新民村,南起竹篙镇凉水井村,北至桂龙社区。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9.43亩,林地面积3617亩,辖区共有居民1104余户,3598人,村民小组29个,支部党员91人,共有13个党小组,神仙桥村现有工作人员5人。
|
丰收村东接黄桷桠村,西接新开村,南接泉水沟村,北接竹篙镇,因境内有丰收水库而得名,幅员面积5.45平方公里。村内最高海拔531米,最低海拔398米,全村耕地面积3139亩(其中水田983亩,旱地2156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07亩,区内土质为川中台拱浅丘黄红紫色土。现丰收村流转土地1085亩,主要以中药材、金银花、菊花,青脆李、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其余耕地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核桃、果树为主,丰收村现有水利设施:左右干渠6500米、蓄水池38个辖10个村民小组,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 70名党员。丰收村总户数865户,总人口31921人。其中,残疾人103人,低保户44户,五保户30人,流出人口1017人,空巢老人72人,留守儿童22人。转隆大道穿越本村4个小组,该村有集聚点1个,已安置农户44户。 |
新开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村。距隆盛场镇5.1公里,辖区内22个组,幅员6.18平方公里。现有农户865户,总人口2752人,耕地3144亩,园地524、4亩,林地1977亩,草地及其他面积1747亩。村党支部村委会、议事会各1个,党员68名。下设村调解委员会、民兵巡逻、议事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导机制。
|
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由原松柏、青云、金忠3个村合并为松柏村。2020年12月更名为石佛村,取原石佛乡的专名。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石佛公社柏林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属于石佛乡柏林大队,1984年11月由柏林大队改名松柏村,1992年撤乡并镇改名为隆盛镇松柏村,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由原松柏村、青云村、金钟村合并为松柏村村委会。 2019年12月松柏村划归转龙镇,2020年12月更名为石佛村。 松柏村现有面积7173亩,1321户,人口4403人,2010年人均收入4950元。服务场所及具备的服务功能: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计生服务室。
|
古顶庙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其名。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石佛公社,属于联合大队,由新桥大队、八一大队两个大队合并在一起,故名联合大队,1984年改名为古顶大队,于2004年村级区划分调整时,由古顶大队、宝象大队、粟木大队3个村大队合并为现在的古顶村。 2019年12月划入转龙镇。 古顶村位于隆盛镇东部,距离隆盛镇人民政府驻地4公里,东邻松柏村,南与转龙镇红豆村、龙灯桥村相连,西邻泉水沟村,北邻白果湾村。幅员面积9.74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17户,总人口4483人,现年农村劳动力2368人,耕地面积6059亩,其中水田1217亩,旱地4842亩。
|
泉水沟村基本情况
泉水沟位于隆盛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0.5公里。东邻古顶村、转龙镇、南邻新开村、丰收村、西邻兴隆社区、北邻白果湾村,紧连隆盛火车站。全村幅员面积4.66平方公里,耕地2549亩,其中田806亩;土1743亩。辖21个村民小组786户。总人口2543人,非农业人口56人,农业人口2487人,党员69人 。农业主产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畜牧业以发展饲养家禽生猪、黑山羊为主,本村桑园826亩,养蚕年达600张以上,人均年收入在4486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