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舣社区办公阵地位于黄舣镇沙坪街64号6号楼。辖区区域东至南北干道,南至酒谷大道,西连酒业园区,北与长江相连。有约3公里风景优美的沿江公路,绿树成荫。含红米街、桂妃园街、沙坪街、泸合路街、桂香路七号、桂香路九号、佳城小区、沿江路安置小区,社区总面积0.95平方公里,总人口2468人,居民户1058户,流动人口5000余人。 |
黄桥社区成立于2011年1月,位于长江中上游南岸,北面、东面与界牌村相邻,南面与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相邻,省道308道路过境,西面与黄舣社区相邻。距泸州市主城区16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辖中兴街、万松街、建佛寺街,黄舣镇桂香路以东的四期、五期、六期安置小区。社区现有户籍人口5779人,2186户,流动人口4000余人,分设7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周永福实验学校 、黄舣中心幼儿园 、蓝天幼儿园(私立),黄舣农商行、中兴农商行、中兴邮政储蓄所、黄舣镇人民政府、民健医院(民办)、颐祥疗养(民办)等单位,商铺门面300余家、洗车场2家、修车店3家、大小餐馆30余家,在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400余人。 |
弥陀社区于2003年9月成立,继上届居委会已是第十届社区居委会。社区地理位置长江之边、泸合路之间,紧邻黄舣镇。辖区面积0.52平方公里,由弥陀场镇和白马场合并为半边街、仁和街、横街子、东胜街、新胜街、兴隆街、天元街、万寿街、千秋街、白马街十条街。总人口3356人、总户1564户、党员90人,社区驻镇单位9个,其中企事业单位8个,党政机关单位1个,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单位有2个。辖区学校2所、幼儿园2所、警务室2个、医疗点1个。 |
因境内有原泸县与合江设立的界牌而得名。2013年7月原来的龙头铺村、石面村、新街堂村并为界牌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界牌村位于黄舣镇场镇周边,由新街堂村、石面村、龙头铺村合并而成,东与三潭村、永兴村相连,北与瓦窑滩村相连,南面是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全村下辖10个农业合作社,土地4500亩,农户1038户,村民3820人。 |
瓦窑滩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2户,总人口5005人。党总支有党员123名,下设三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面积11.47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3900亩,退耕还林面积1150亩。全村水泥公路23.5公里,泥土公路7公里,其中沿江线公路3.2公里。全村有山坪塘76口,石河堰4处,蓄水池12口。瓦窑滩聚居点位于瓦窑滩村五社,距黄舣场镇有2.6公里,聚居点占地约27亩,住户38户,有幼儿园和村级办公阵地的配套设施,建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之间,水电气三通,路灯6盏,球场一个,健身场所一处,现已有30户入住,户型为150平方米和180平方米两个户型,其中150平方米占21户,交通便利。 |
永兴村位于黄舣镇镇东,距镇上有2公里距离,面积5.02平方公里,有11个社,1089户,4100人,是泸州市酒业发展集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村。 永兴村聚居点是2010年启动建设的,邀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设计。聚居点的建设打破了社界,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在全村范围对土地进行调整,按照“拆旧建新”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建设(5000万元)。 |
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观音寺村位于黄舣集镇东北方向,东面紧靠长江,南面与江阳区弥陀镇群利弥陀新村相连,西面与永兴村、瓦窑滩村相连,北面与罗湾村相连。下辖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土地5260亩,农户1718户,农村户籍人口6108人,其中中共党员132名。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阵地于2016年底完成改扩建施工,距离镇党委政府所在地10公里。 |
罗湾村位于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正北方,下辖17个农业合作社,有土地7350亩,农户1782户,村民5974人。罗湾村与长江为邻,以沿江十里桂圆长廊为名,全村种植桂圆共80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700元。
罗湾村立足各地实际,实事求是,在创新中探索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新途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黄舣镇以罗湾村为核心的沿江6.5公里成片桂圆林,已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十里果廊”,每年9月将举办一次桂圆展销会,吸引八方游客,创造了较高的旅游收入。 |
因境内有老地名”马道子“而得名。马道子是指据说,杨三是雍正年间的武举人,是泸州为数不多的武举人之一,为了习武就修建了一个跑马骑射的场地招贤纳士将此场地改名为马道子。后,故名。2013年7月由长山村和郭石村合并为黄舣镇马道子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马道子村位于泸州市东南面、长江之畔,距离中心城区26公里,四川省最美乡村公路之一的泰兆路(即沿江路)穿境而过,由原郭石村和原长山村合并而成。面积7.67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982户、3425人。 |
取“更有利于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而得名。1961年为弥陀公社群利大队;1983年更名为群利村;2013年原泸弥村合并为群利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群利村由原群利村和泸弥村构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487户,4496人。耕地面积3264亩,村民以传统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辅以散养猪鸡等家禽,种植龙眼柑橘等水果。群利村现已开通公交线路3条,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
来龙山村距离泸州城区23公里,由来龙山村和金锋村组成,辖区内一共9个村社。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3400人,总户数1040户,低保57户73人,特困户9户10人,重点优抚8人,军属5户,现役军人5人,持证残疾人65人。设有公共健身场所1个 ,面积500平方米。村内宽敞的“白+黑”沿江路绕村而过。来龙山村因油菜花.桂圆.红高粱.大棚蔬菜远近闻名,地处长江边,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
因境内老地名中寨而得名。从1950年就取名中寨村,2013年与潜力村合并后仍旧取名中寨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中寨村由中寨村和潜力村构成,东边与来龙山村临界,西面与王河村临界,北面与黄舣镇三潭村接壤,面积4平方公里,辖区单位2家(事业单位1个,企业1家)。共有805户,2851人(常住人口568户、1325人),所辖九个农业合作社,耕地面积2500亩。村民以传统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辅以散养猪、鸡等家禽。 |
王河水库位于该村境内,村名以水库名为名,故名。1975年沿用至今。 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王河村由三度村和王河村构成,东面与白马接壤,西面与中寨村相连,南面与清凉寺村,董允坝相连。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1285户,4679人,耕地面积3200亩,村民以传统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辅以散养猪,鸡等家禽。 |
因境内有清凉寺而得名。2013年由原来大湾村、砖房村、清凉村合并成一个村,更名为清凉寺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清凉寺村由原大湾村、砖房子村、和清凉村构成,面积7.5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1372户,5068人。耕地面积2875亩,村民以传统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辅以散养猪、鸡等家禽。 |
白马滩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河滩名为名。2013年沿用至今,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白马村离镇政府7余公里,是由原金华村和牌坊村 “合并”形成现在的白马村,东面与合江县大桥镇接壤,西面与王河村相连,南面与联合村、清凉寺村相连、北面与长江河相接,辖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下设9个村民小组,45名社会代表,户籍1189户,人口4049人。 |
取“联合起来共同争先进”之意而得名,故名。2013年由原来的联合村、冲锋村、杨湾村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更名为联合村,属江阳区黄舣镇管辖。 联合村位于江阳区的东大门,与合江县大桥镇. 佛荫镇沙坎片区接壤。泸渝高速公路和原泸合路横穿全境,全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24人,总户数1368户。有耕地面积3309亩,全村低保户128户130人;分散五保户74户74人;优抚对象1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