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村位于石龙镇西南部。东接石山村,西、南界贵港市庆丰镇鹤林、河龙两村,北连新乐村。该村清末民初属武平里辖,1937年称新平乡;1947年称武平乡;1951年改称石龙乡,属桂平县12区辖;1958年改称石龙大队,驻地设于石龙圩,故名;1984年改称石龙村。村委会驻地设于石龙圩,全村有7个自然村,分别为:欧村、白垌、朱屋、木浪、架筛排、大裨、高架。 |
石山村位于石龙镇南部,东界铜山村,西、南界贵港市庆丰乡河龙村和石龙村,北连新乐,群乐两村。该村建村于清初,清末民初属甫里辖,民国期间属新平乡辖,1953年称石山乡,隶属12区,1958年改称石山大队,以石排,良山两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改为石山村。村委会驻地良山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分别为:良山、莫底、横岭、石排、里六、谭岭。 |
铜山村位于石龙镇南部。东邻黄塘村,南连新村,西接石山村,北界珍垌村。该地于清代建村。清末民初属武平里,民国期间称新平乡,1951年属福旺乡,1951年称塘山乡,属十二区辖,1958年称塘山大从,1966年从塘山分出另立为铜山大队,以大队内的铜柱江及覃山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称铜山村。村委会驻地蔡屋,全村有7个自然村,分别为:蔡屋、张屋、老彭、莘村、牛牯头、覃山、长山。 |
新村位于石龙镇东南部。东邻五狮村,南连厚禄乡延寿村,西接石山村,北界黄塘村。该村清末民初属甫里所辖,1954年建石排农场,是石排农场一至四队占用之地,1968年石排农场撤销,1970年麻垌公社及陆川县城厢、古城公社的群众搬迁到此居住,1976年经县批准成立新村大队,1984年改称新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分别为:麻垌、陆川、戚屋、韦屋。 |
新乐村位于石龙镇中部偏西南。东邻群乐村,南接石龙村,西连上黄村,北界永兴村。该地最早建村于隋代,清末民初属武平里,1933年称三鼎乡,1953年称新乐乡,属十二区辖,取新社会群众和睦快乐之意而名,1958年称新乐大队,1966年改称四新大队,1984年改称新乐村。村委会驻地黄西村,全村有9个自然村,分别为:黄西、四林、连塘、松柏、陈英、万枝场、底先、下黄、下黄细村。 |
群乐村位于石龙镇中部。东靠平石山,南接六鳌山,西邻新乐村,北连永兴村。该地最早建村于隋代,清末民初届武平里,民国期间称新凤村,1950年改称群乐村,取群众欢乐之意而名。1 953年属新乐村十二区辖。1958年属新乐大队,1966年从新乐分出另立为立新大队,1982年改称群乐大队,1984年改为群乐村。村委会驻地三江村,全村有8个自然村,分别为:三江、高庙、田寮、新寨、新寨细村、都棉、都棉细村、杨四。 |
永兴村位于石龙镇中部。东界仙女、平石两山,南邻新乐、群乐村,西连平地村,北接安旺村。该村清末民初属武平里,1938年属新武乡辖,1942年至1949年称上福村,1950年改称永福村,1952年称永福乡,同时划出东河,六鸦,旺水,牛腿,马村等归兴旺乡辖,1953年永福与兴旺合并,隶属第十二区,改称永兴乡,以永福、兴旺两村各取一字而名,1958年改属石龙公社称永兴大队,1984年改称永兴村。村委会驻地寺面村,全村有15个自然村,分别为:寺面、叶村、罗勃、凤朝、旺水、牛腿、东河、马村、沙湾、那利、六鸦、六鸦细村、横浸、下奎、上奎。 |
平地村(今四平村)位于石龙镇西部。东接永兴村,南连新乐村,西邻新隆村,北临新源、安旺村。该村始建于隋代,清末民初属武平里辖,1953年称平珍乡,属12区辖,1958年称平珍大队,以四平、上珍两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改称平珍村,1985年从平珍村分出另成平地村,以地处平坦的垌边而名,后改为四平村。村委会驻地六村,全村有10个自然村,分别为:六村、平地、林射、林福、那婆、那造、墓敲、回头、河凤、雅经。 |
安旺村位于石龙镇中部。东部是走云岭,天堂山,与坪冲林场为邻,南连永兴村,西接四平村,北界中塘林场。该地最早建村于隋代,清末民初属武平里,1951年为新安村,1953年为安旺村,以当时的安村(独木、平安)和五旺村(旺塘等五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名,属十二区辖。1958年称安旺大队,1966年改称红专大队,1982年复名安旺大队,1984年改为安旺村。村委会驻地石渗村,全村有18个自然村,分别为:石渗、木林、独石、班四、田僚、三陀、那累、大埤、禾塘、近古、六稔、陈屋、草马、九武、独木、平安、不豆、旺塘。 |
上黄村位于石龙镇西部。东接新乐村,南连石龙村,西界新隆村,北邻平地村。该村始建于隋代。清末民初属武平里辖,1953年称平珍乡,属12区辖,1958年称平珍大队,以四平,上珍两村各取一字而名,1984年称平珍村,1985年从平珍村分出改名上黄村,以地处下黄村之上而名。村委会驻地大塘村,全村有7个自然村,分别为:大塘、上黄、婆利、龙头、陈岭、松木山、上思。 |
福平村位于石龙镇东南部。东邻蒙圩镇官桥村,南连五狮村,西南接黄塘村,西北界珍垌村,东北是平阳村。该地最早建村于隋末。清末民初属甫里,民国廿年为新隆乡辖,1953年称福平乡,属12区辖,以福禄、平阳两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名,1958年改称福平大队,1962年划出平阳等村另立大队后,仍称福平大队,1966年改称红旗大队,1982年复名福平大队,1984年改为福平村。村委会驻地福禄村,全村有11个自然村,分别为:福禄、六大、六香、招盆、石岗、外鱼乍、清水、黄寿、岭腰、西岭、东岭。 |
黄塘村位于石龙镇东部。东邻福平和五狮村,南接新村,西连铜山村,北界珍垌村。该村建村于1600年间。清末民初属武平里,1938年属新平乡辖,1953年与铜山合称塘山乡,隶属12区,1958年改称塘山大队,1966年与铜山划分另立黄塘大队,1984年称黄塘村,以驻地村取名。村委会驻地黄塘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分别为:黄塘、竹鸪庙、岭排、糖瓜三。 |
五狮村位于石龙镇东南端。东邻蒙圩镇新合村,南界厚禄延寿村,西接黄塘村,北连福平村。该地最先建村于明代中期,清末民初属甫里,1953年以狮头、狮眼等五个自然村并为一村,称五狮村,属十二区辖,1958称五狮大队,1966年改称五星大队,1982年复名五狮大队,1984年改为五狮村。村委会驻地狮头村,全村有10个自然村,分别为:狮头、狮眼、木四、石脚、遮碑、刘屋、长排、横岭、西盛、鸡岭。 |
珍垌村位于石龙镇东南部。东邻福平村,南接铜山村,西靠六鳌山与石龙村为界,北是平石山与永兴村相连。该村清末民初属甫里所辖,1935年属兴隆乡辖,1953年称珍垌乡,隶属12区,以珍珠,高垌两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名,1958年称珍垌大队,1984年改为珍垌村。村委会驻地高垌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分别为:高垌、河塞、那蓬、珍珠、覃屋、廖屋、内鱼乍。 |
新源村位于石龙镇北部。东邻中峡江村,南邻新隆村,西连东岗村,北临黔江,与武宣县三里镇上江村相望。该村隋代为武平县治,清末民初属武平里所辖,1935年属新隆乡。1953年仍属新隆乡,属12区辖,1958年改属新隆大队。1966年从新隆大队分出,另立为新源大队,因该村水利、森林资源丰富,故名新源,1984年改为新源村。村委会驻地那活村,全村有16个自然村,分别为:那活、大蒙、新屋、六坭、六社、那虾、那空、那生、平田、大窝、牛脚、大路下、大树下、那无、平田口,道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