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李姓人家在此开设店铺,又因此地地势较高,得名岗李店。 |
清初,从山西枣林岗迁来方姓来此建庄。因庄子人多,向外分支,故称方老庄。 |
清初,贾氏从山西洪洞县枣林庄迁此建庄,称贾寨。因庄前也有一个寨,故名。 |
清乾隆二年(1737),从山西洪洞县枣林庄迁来三户贾姓人家,在此建庄筑寨。因寨未修好,不坚易破,故称为贾破寨。1934年,贾姓人口增多。感到寨实名虚,故更名为贾坡。 |
因村庄李姓村民较多,故名李营。 |
清初,刘姓在此建庄,因庄前有一大塘,故名。 |
清初,刘姓迁此居住。后经发展,户大人多。为保平安,筑埂修围,故称为刘围孜。 |
清天命六年(1620),从山西枣林庄迁出一户卢姓人家,逃荒流落到包信西陈湖。天聪元年(1627),又迁此建庄,故称为卢庄。 |
清顺治二年(1645),彭氏从包信彭围孜迁此建庄,故称为彭小庄。 |
清初,李姓迁此建庄。因村庄有柿子园,故称柿孜园。 |
清同治年间,两户宋姓迁此建庄,故称为宋庄。 |
明代中期,孙氏迁此建庄。因建庄早,附近孙姓多为该庄迁此的分支,故名。 |
因村庄唐姓村民和刘姓村民较多,故名。 |
明末,许氏迁此岗地建庄。因建庄早,临近许姓大多为该庄分支,故称为许岗。 |
明末,杨姓迁此居住。并在新蔡至潢川的官道旁搭棚设店,故称为杨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