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谷镇二社区位于丰谷场镇以东,分布于大西街、北街、南街、经贸街、兴丰路东段部分区域,社区党支部有共产党员58人,设2个党小组。居委会成员5人,社区常职工作人员4人,居民小组4个,社区在户总户数1174户,总人数1716人,其中:空挂户685人,常住人口1031人,外来临时居住人口保持在400人左右,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有:丰谷酒厂、丰谷邮电局、丰谷电信、精工厂、兴丰实业、丰谷渡口、丰谷派出所、丰谷丝厂、华严寺、丰谷高中、丰谷小学、丰谷医院、职业技术学校、基督教、水文站、环境监测站等,以及从事各项各业的个体工商户90余家。 现在的二社区是2003年由原来的二社区、三社区、四社区合并而成,地处场镇的老城区,原丰谷镇的供销社、米厂、糖果厂、竹器社等破产改制企业均在现二社区,70%的建筑物都是几百年前的木结构小青瓦房,是天佑烧坊、林家绣楼、陶家大院、龙王井、古码头所在地。辖区内的猪油饼子、杆杆称已被列为涪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于2016年11月被列为全国第四批、绵阳市第三批传统村落。 目前东街旧居排危加固、风貌改造6户样板房工程现已完工,东街柄林笔庄非遗文化体验中心正在紧张的施工,居民的老旧房屋改造工作参照东街样板房予以实施。 |
意为地处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第三社区,三为社区序号,故名。建国后叫胜利村1社,1994年转制为丰谷第五居委会,2000年改为第三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三社区幅员面积3公里,与丰谷镇胜利村、团结村,工农村相连。1996年4月进行了农转非,现还有耕地70亩,其中田55亩、地15亩:林地30亩。总人口803人,其中农转非时在籍农业户302户,494人,男226人,女268人,外出务工58人。党员总数34名(其中男党员28 名,女党员6名)。 |
场镇社区位于拱桥村二、三社,与拱桥村、清水村、字库村相邻,幅员面积约0.3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社区核心区域,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服务、交通中心,由4条井字形街道组成,距绵阳中心城区约23公里。有常住人口1062,住户421户,其中非农户口231户420人(其中少数民族1户2人),私营工商企业91户,党支部1个,党员24人。关帝场镇社区是近二十年来新建社区,依据城镇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以振兴路为主干,以同心、同德、关帝路为网络的街道布局,街道硬化、绿化、排污等市政工程完善;场镇水、电、气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电力设施经几轮改造得到提升,居民生活饮用水并入城市供水系统;辖区交通设施完善,涪城区环区公路、杨关大道、城南一号等主干公路直达场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28路城市公交车直达社区;电信、移动、联通营运商构建了三网融合数字光纤通讯网络。社区教育机构健全,有关帝中学、小学各1所,幼儿园2所,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成为全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教育质量位居全区同级机构前茅。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区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造和提升,小城镇功能日益显现,一批具有规模的专业超市、餐饮、修理、加工等行业蓬勃兴起。辖区各类社会管理机构有序运行,社会稳定;社区党群共建队、志愿者服务队、群众性舞蹈队等非公组织活跃,居民安居乐业。 |
取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意,反映当地村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为相互配合、集结联合之意,故取团结二字作村名。1951年建政时为丰谷乡八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丰谷耕作区团结大队,1962年为丰谷公社第一大队,1967年为东风公社团结大队,1978年为丰谷公社团结大队,1983年改为团结村,沿用至今。 团结村位于丰谷镇场镇结合部,与三台县永明镇、芦溪镇毗邻,距绵阳城区仅1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80亩,其中田458亩,地722亩,现有规模企业2家,塘堰4口,全村现有6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597户1547人,劳动力985人,外出务工人数532人,绕城高速、绵三公路穿境而过。 |
因该村建国初期建有国有企业,该村则是安置国企工人居住的地方,安置的工人和当地农民相处融洽,则取名工农作村名。1951年为丰谷乡兴隆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丰谷耕作区工农大队,1962年为丰谷公社工农大队,1967年为东风公社工农大队,1978年恢复为丰谷公社工农大队,1983年为丰谷镇工农村。 2020年5月,将胜利村和工农村合并为工农村,设立工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工农村位于丰谷镇场镇西区,与经开区塘汛镇群丰村毗邻,距绵阳城区仅1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80亩,其中田20亩,地160亩,全村现有4个农业合作社,其中含村改居2个社,总户数386户,总人口978人,移民26人,党员总数42人。 |
丰谷镇和平村位于丰谷镇南面,属于浅丘地带,距离场镇4公里,与拦河相邻,距绵阳市主城区约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253余亩,田1575亩,地1678亩,水库3座,堰塘24口;通村道路硬化率100%,入户道路硬化率99%,通讯覆盖率100%。全村现有农户785户,人口2170人,共设15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共产党员98名(其中男党员78名,女党员20名),60岁以上党员42人,40岁至59岁党员38人,18岁至39岁党员18人,共设3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6人,有一二级预警对象6户12人;低保户现有33户44人;特困供养23户(五保户)25人;现有残疾人77人,其中重度残疾35人。我村有专业合作社7个:(1.原新建村一社汇春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2.原新建村三社康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原新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4.原民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5.原和平村二社荣华养殖经济合作社、6.原和平村四社金蝉养殖合作社、7.原和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6个:(1.原民扬村一社镇鑫家庭农场、2.原民扬村二社海桃家庭农场、3.原民扬村三社桃李天下家庭农场、4.原民扬村五社鸿耀家庭农场、5.原和平村二社华锐田园家庭农场、6.原和平村四社茂田家庭农场)。企业6个:(1.原新建村二社锐龙建材有限公司、2.原民扬村一社晨曦森林度假村、3.原民扬村六社木言花竹居、4.原民扬村二社凯楠家具厂、5.原民扬村二社绵阳叁叁顺建筑设备有限公司、6.原和平村四社洋洋发门套厂)。全村主导产业有稻虾70余亩、蔬菜480余亩、蚕桑260余亩、藤椒620余亩、桃子100余亩、草莓20余亩、葡萄50余亩、雷竹种植600余亩。全村农旅项目有晨曦森林度假村、木言花竹居、桐馨园亲子农庄项目、丰和竹苑康养度假中心等项目。 |
致富村位于丰谷镇西南方,距丰谷场镇5公里,与关帝镇接壤,全村道路畅通,环境优美。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47亩,其中田586亩,地561亩,现有中小企业一家,种植大户3户,养殖大户5户,全村人均纯收入13200余元。全村现有7个农业合作社,总户276户,总人数778人,劳动力520人,外出务工人员360人,党员人数42人。 |
因村内有一条迂回曲折的沟叫廻龙沟,以沟名作村名。1951年建政时为丰谷乡廻龙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丰谷耕作区,1962年为丰谷公社民主大队,1967年为东风公社民主大队,1978年恢复为丰谷公社民主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丰谷公社廻龙沟大队,1983年为丰谷镇廻龙沟。 2020年5月,将李家桥村和廻龙沟村合并为廻龙沟村,设立廻龙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回龙沟村距丰谷场镇7.5公里,北接经开区塘汛镇金广村,西接杨家镇云林村,南接关帝镇三联村、猫林村,全村幅员面积3.2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900亩,其中田890余亩,地2010余亩。全村现有11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475户,总人口1291人,党员总数43人。 |
兴隆沟村位于丰谷镇西北方,距丰谷场镇2.5公里,与丰谷镇工农村、民扬村、建设村、塘汛镇群丰村相连。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425亩,其中田589亩、地836亩,小二型水库一座,塘堰12口,蓄水容量近50万方。全村现有7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413户,总人口1278人,劳动力963人,外出务工人员约430人。 |
齐心村位于涪城区西南面,距城区26.5公里。本村北接丰谷镇和平村,关帝镇拱桥村,西靠本镇龙坝村,东南方接三台县立新镇石梯村,属浅丘地形。全村幅员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4亩,其中:田718亩,地700亩,林地面积2130亩。人均耕地面积1亩;辖12个村民小组,农户412户,总人口1312人,劳动力750个,其中:富余劳动力268个,外出务工245人。本地经济以发展芦笋种植为主,通过芦笋基地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农民增收达万元以上。 |
清水村位于关帝镇西北方向,与场镇相邻,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916人,312户,耕地面积1549亩。以青花椒、大棚蔬菜为发展核心,推动生猪、特色鸵鸟养殖。现有专业合作社3个,农业有限公司3个。投产青花椒3000余亩,大棚蔬菜400余亩,露天蔬菜200余亩。我村坚持以人为本,廉政为民的服务宗旨,班子团结协作,充满活力,锐意创新。近年来,清水村荣获区级法治乡村、市级四好村、省级四好村、全国第七批次“一村一品”荣誉称号、区级无违建优秀单位、书记“3+2”项目优秀单位。建立多种帮扶惠民体制,加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村美人和业兴家富的新农村。 |
字库村坐落在涪城区杨关产业带核心区,是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关帝镇西部,西与杨家镇柏林湾村接壤,东连关帝场镇,北靠镇内清水村,南接水塘村,属浅丘地形。耕地面积2085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78人,党员59人,十个党小组。村内有水库2座,塘堰13口。目前村上已引进百膳园、佳昊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栀子湾生态农庄、80农庄等优秀的农业旅游小区也已建设完毕,依托阴山河和杨关大道,已逐步形成了一个集农业观光旅游、生态骑游、农业产品营销、有机农产品体验的生态旅游线路。 |
水塘村,位于关帝场镇西南面,距绵阳城26公里,幅员面积3.2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876亩(其中田757亩、地1119亩),有农户382户、村民1092人,有7个党小组,党员41人,有农业企业4户,该村2016年人均纯收入12456元。近年来,水塘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且民风淳朴,老百姓渴望发展、支持发展的愿望强烈。该村有园林1个,约500亩,芦笋基地1处,800余亩,水藕种植1处,约400亩。村上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该村有硬化村道路共长7公里。具有大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