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年(1369)绥德卫千户刘宠巡哨此地,歇兵饮马于河谷处,后人故称此河为“刘千户河”。志书亦有称“刘指挥河”之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由山西迁来刘姓兄弟二人,建居于此河谷地处,以原河名为村名。至清末,简称村名“刘千河”。 |
明嘉靖后期(1522-1566)建村,因地处山畔常有乌鸦栖居,故称为“鸦落畔”。后以谐音称为“鸦罗畔”。 |
清顺治年间(1655)在此建村,因此地两山相连,形似“褡裢”,村居其沟部,故名。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乐姓人在此地临沟畔处建村,故名。 |
明成化年间(1465-1487)殷姓在此地山墕上建村居住,故名。 |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在该处建村,因此地处河塌,又生长有较多的沙果树,以所在位置和种植物得名。 |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康姓人在此沟湾地处建村居住,故名。 |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村,因此地四面大山,中间平坦,土地肥沃产量高,群众称“聚福梁”,取“聚福生财”之意。 |
明景泰年间(1450-1456)李姓在此地山腰处建村,故名。 |
此山地原为冯姓所有,故称“冯山”。后冯姓衰落,马姓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此地建村,以原名谐音得村名“峰山”。后简写为“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