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9]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9]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草鞋田小组等1638个村(组)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
  1955年设立岔河小乡,1965年改为岔河大队,1984年改为岔河乡,1988年区分体制改革设岔河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岔河村民委员会。岔河村……。
  驻地小腊甲村,彝语“腊甲”,意为地形像簸箕一样的地方。1955年设立腊甲乡;1965年改为腊甲公社;1978年将公社改为大队,即腊甲大队;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改为腊甲乡,1988年2月区乡改革时,腊甲乡改为腊甲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腊甲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腊甲村……。
  彝语“者米”,意为种旱稻之地。1952年至1953年为八宝乡下辖,1953年划入十八连山区,1962年10月设者米人民公社,1970年4月公社改生产大队,1984年2月生产大队改乡,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者米村民委员会。者米村……。
  2000年7月前称老厂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老厂村民委员会,2010年村改居设老厂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老厂社区……。
  由宣威二官营迁来定居,故名。1970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撤区并社,新营大队属鲁纳公社辖。1984年人民公社体制取消,恢复区乡制,新营乡属鲁纳区辖。1987年8月1日撤区建乡,撤新营乡设立新营村公所,属鲁纳乡辖。2000年6月成立新营村民委员会至今。新营村……。
  1953年成立联合乡,意为在此地生活的回汉两族联合治乡、联合生产,民族团结友好,故名。1953年成立联合乡,属者海区(二区)辖。1965年成立联合公社,属龙凤区辖。1970年撤龙凤区设立龙凤公社,翌年,改为新街公社。设联合大队,属新街公社辖。1984年撤联合大队设联合乡,属新街区辖。1987年8月1日撤新街区设立新街回族乡,撤联合乡设联合村公所,属新街回族乡辖。2000年6月成立联合村民委员会至今……。
  据《东川府志》记载:清乾隆时期江底村一名已开始使用。1970年成立江边大队,属梨园公社辖。1984年撤江边大队设立江边乡,属纸厂区辖。1987年8月1日为江边村公所,属纸厂乡辖。2000年6月成立江边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江边村……。
  1970年成立刘家山大队,属大井公社辖。1984年为刘家山乡属大井区辖。1987年成立刘家山村公所,属大井乡辖。2000年成立刘家山村委会属大井乡辖。2003年撤大井乡设大井镇,刘家山村委会属大井镇辖至今。刘家山村……。
  村居较大山坪上,故名。1970年设立大坪大队,属马路公社辖。1984年撤大坪大队设立大坪乡,属马路区辖。1987年8月1日撤大坪乡设立大坪村公所,属马路乡辖。2000年6月至8月成立大坪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坪村……。
  村边一山包形如黑颓鸡,取谐音“黑土”而得名,故名。据《东川府志》记载:清雍正时期黑土溪一名已开始使用。1970年设立黑土大队,属五星公社辖。1984年设立黑土乡属五星区辖。1987年8月1日成立黑土村公所,属五星乡辖。2000年6月成立黑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黑土村……。
  1970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撤区并社,1973年设立中河大队,属迤车公社辖。1984年恢复区乡制,撤中河大队,设立中河桥乡,属迤车区辖。1987年8月1日撤中河桥乡设立中河村办事处,属迤车镇辖。2000年6月成立中河村民委员会,2006年2月28日,原迤车镇、梨园乡合并成立新的迤车镇,中河村委会属迤车镇辖至今。中河村……。
  彝语地名。意为放羊的草地,故名。1951年设咩则乡,属待补区(六区)辖。1970年成立咩则大队,属待补公社辖。1984年撤咩则大队设立咩则乡,属待补区辖。1987年8月1日撤咩则乡设立咩则办事处,属待补镇辖。2000年6月1日成立咩则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咩则村……。
  边河流经该社区南面。1973年成立边河大队,属金钟公社辖。1984年撤边河大队设立边河乡,属金钟区辖。1987年8月1日成立边河村公所,属金钟乡辖。2000年6月至8月成立边河村委会,属金钟乡辖。2001年12月金钟乡与钟屏镇合并为金钟镇,边河村属金钟镇辖。2013年12月撤金钟镇,改设金钟、古城、宝云三个街道,2014年成立边河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古城街道至今。边河社区……。
  原驻地岩脚,村住山岩下,故名。1954年成立岩脚乡,属火红区(五区)辖。1970年为岩脚大队,属火红公社辖。1984年撤岩脚大队设岩脚乡,属火红区辖。1987年8月1日撤岩脚乡设立岩脚村公所,属火红乡辖。2000年6月成立岩脚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岩脚村……。
  1950年设驾车区(八区)。1954年变更为驾车区(十三区)。1970年成立钢厂大队,属驾车公社辖。1984年恢复区乡制,撤钢厂大队设立钢厂乡,属驾车区辖。1987年8月1日撤钢厂乡设立钢厂村公所,属隶驾车乡辖。2000年6月成立钢厂村民委员会至今。钢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