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5]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5]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草鞋田小组等1638个村(组)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 |
因境内有一偏斜的山岩较出名。偏岩。1950年属双河乡所辖;1952年属四区所辖;1956年属一区所辖;1958年属红旗公社所辖为偏岩乡;1959年改为偏岩管理区,属双河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属县直属公社所辖,为偏岩公社;1962年为偏岩公社,属双河区所辖;1969年为偏岩大队,属双河公社所辖;1984年为偏岩乡,属双河区所辖;1987年属偏岩行政村;2000年改设偏岩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偏岩村……。 |
因该地曾有一蔡姓将军在此扎过营,得名“蔡营”,后因演变更改为菜营。1952年属楠木乡;1959年属楠木管理区;1961年属楠木公社;1962年从楠木公社划出新设蔡营公社,属双河区所辖;1969年为蔡营大队,属双河公社所辖;1984年为蔡营乡,属双河区所辖;1988年为蔡营行政村,属双河苗族彝族乡所辖;2000年改设菜营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菜营村……。 |
水田寨素有“鸡呜三省”之称,很早以前叫“火头寨”。后因该寨火灾频繁,为避免减少民苦,以求水克火,故改名为“水田寨,简称“水田”。1950年起为水田乡,属四区;1952年至1955起为水田乡,属五区;1956年起为水田乡,属四区;1958年起为水田乡,属上游人民公社;1959年起为水田管理区,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起为水田公社,属石坎区;1962起为水田公社,属水田区;1964年起为水田公社,属……。 |
因此地有一洞,传说有龙在洞内活动,得名龙洞。1952年为龙洞乡,1959为龙洞管理区,1962年至1963为龙洞公社,属水田区;1964年至1968年为龙洞公社,属石坎区;1969年至1980为龙洞大队,属石坎公社;1981年至1982年为龙洞大队,属水田片工委;1983年为龙洞大队,属水田公社;1984年至1986为龙洞乡,属水田区;1988年为龙洞行政村,属水田乡;2000年起为龙洞村民委员会……。 |
1921年行政委员公署迁扎西镇,得名旧城。1950年属二区所辖;1952年属二区所辖为旧城乡;1958年属超英人民公社所辖为旧城乡;1959年属超英人民公社所辖为旧城管理区;1961年属旧城区所辖为旧城公社;1969年属旧城公社所辖为旧城大队;1984年属旧城区所辖为旧城镇;1988年属旧城乡所辖为旧城行政村;1989年属旧城镇所辖为旧城行政村;2000年改设旧城村民委员会,2015年改为旧城社区……。 |
原名黑蹬坳,后因住户顺河修建房屋,故名顺河。1950年属二区和敦乡所辖;1952年为顺河乡;1959年为顺河管理区;1961年为顺河公社;1969年为顺河大队;1984年为顺河乡;1988年为顺河行政村;2000改设顺河村委会后沿用至今。顺河村……。 |
因本村有一洞,且洞中有鱼,由此更名为鱼洞。鱼洞村民委员会驻地院子村民小组。1960年属跃进人民公社所辖为鱼洞管理区;1963年属三桃区所辖为院子公社;1964年属麟凤区所辖为院子公社;1969年属麟凤区所辖为院子大队;1981年属三桃片工委所辖为鱼洞大队;1983年以前属于麟凤乡管辖,1983年化归三桃区管辖,1984年属三桃区所辖为鱼洞乡;1988年属三桃乡所辖为鱼洞行政村;2000年改设鱼洞村……。 |
因以前有位僧人在现在的凤凰尖山子下面修建寺庙,挖出一对在土洞中藏匿的像似凤凰的鸟飞走而命名凤凰寺,后改为凤凰三甲上,又因境内凤凰庙得名,取名为凤凰。1950年起为凤凰乡属三区;1958年起为凤凰管理区属兴隆公社;1962年起为凤凰公社属兴隆区;1970年起为凤凰大队属兴隆公社;1984年起为凤凰乡属兴隆区;1988年起为凤凰行政村属兴隆乡;2000年7月改为凤凰村民委员会,属兴隆乡,自得名沿用至今……。 |
因解放初期,此地新开水田,而得名新田。1950年起为新田乡;1958年起为新田管理区;1962年起为新田公社;1970年起为新田大队;1984年起为新田乡;1988年起为新田行政村;2000年7月改为新田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新田村……。 |
因辖境有大、小二洞瀑布,地处小洞,得名小洞。1950年起为小洞乡;1958年起为小洞管理区;1962年起为小洞公社;1970年起为小洞大队;1984年起为小洞乡;1988年起为小洞办事处;2000年7月改为小洞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小洞村……。 |
因解放初,以三个保合并为一个村,故名三合,后谐音为三河。1962年起为三河公社;1970年起为三河大队;1984年起为三河乡;1988年起为三河行政村;2000年7月改为三河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三河村……。 |
因坝内明朝初建有万寿宫、禹王宫、关帝庙而得名庙坝,后又因在解放前在此修建过衙门,主管民政,得名民政。1956年从彝良县划入盐津县属第七区;1962年起为庙坝公社;1969年起为庙坝大队;1988年起为庙坝行政村;2000年7月庙坝村公所改为民政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民政村……。 |
因寓意保佑平安,生意兴隆之意,得名保隆。1984年成立落雁区,属保隆乡;1988年为保隆行政村;2000年改为保隆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保隆村……。 |
因此地有一斜长坡,清咸丰九年,李永和、兰大顺起义,在这坡上打了胜仗,将山坡改为长胜坡,得名长胜。1950年起为长胜乡;1958年起为长胜管理区;1962年起为长胜公社;1970年起为长胜大队;1984年起为长胜乡;1988年起为长胜行政村;2000年7月改为长胜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长胜村……。 |
因过去村内盛产花椒,得名椒子。1950年起属第二区艾田乡;1958年起属艾田公社椒子管理区;1962年起属艾田区椒子公社;1970年起属艾田公社椒子大队;1984年起属艾田区椒子乡;1988年起属艾田乡椒子行政村;2000年7月起属艾田乡椒子村民委员会;2006年2月改盐井镇椒子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来沿用至今。椒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