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4]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4]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草鞋田小组等1638个村(组)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
  “内武”为彝语“楼武”的译音,“楼武”意为窄,意即较窄的地方。1952年起名内武乡,属三区;1958年起名内武管理区,属龙街公社;1962年起名内武公社,属龙街区;1969年起名内武大队,属龙街公社;1984年起名内武乡,属龙街区;1988年起名内武办事处,属龙街苗族彝族乡;2000年改内武办事处为内武村民委员会,属龙街苗族彝族乡,自得名内武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内武村……。
  寸田社区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奎香苗族彝族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628202002。
  双营村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树林彝族苗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628203200。
  据传,早年当地多水,坡脚是一片沼泽地,当地习称“海子”,后把水排入海子河,经开垦之后仍称“海子”。海子村……。
  解放前,因樊姓人家在此开了一坝田,故而得名田坝。1953年起名田坝乡,属四区;1958年起名田坝管理区,属荞山公社;1962年起名田坝公社,属荞山区;1969年起名田坝大队,属荞山公社;1984年起名田坝乡,属荞山区;1988年起名田坝办事处,属荞山乡;2000年改为田坝村民委员会,属荞山乡;2013年属荞山镇,自2000年得名后沿用至今。田坝村……。
  因该坪子在木冲沟附近,地势平坦,故而得名木坪。1952年起为木坪乡,属四区;1958年起为木坪管理区,属龙安公社;1962年起为木坪小公社,属龙安区;1969年起为木坪大队,属龙安公社;1984年起为木坪乡,属龙安区;1988年起为木坪办事处,属龙安乡;2000年改木坪办事处为木坪村民委员会,属龙安乡;2013年为木坪村民委员会,属龙安镇,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木坪村……。
  早年此地是一片荒草地,后来人们开垦种地,得名小草坝。小草坝村……。
  因公元前26年发生了强烈地震,地壳下陷成海,常腾起雾气,传说是龙出气,故而得名龙海。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在此。1952年起名龙海乡,属七区;1958年起名龙海管理区,属龙海公社;1962年起名龙海小公社,属龙海区;1969年起名龙海大队,属龙海公社;1984年起名龙海乡,属龙海区;1988年起名龙海办事处,属龙海乡;2000年改龙海办事处为龙海村民委员会,属龙海乡;2013年属龙海镇,2020年改为……。
  因此地以前肖姓修建一栋三合头房子,故而得名三合头,村名以此称三合。1952年起名三合乡,属六区;1953年起名三合乡,属七区;1958年起名三合管理区,属牛街公社;1962年起名三合公社,属牛街区;1969年起名三合大队,属牛街公社;1984年起名三合乡,属牛街区;1988年起名三合办事处,属牛街镇;2000年改管辖为三合村民委员会,属牛街镇,自得名后沿用至今。三合村……。
  因本村居于一坪子上面,住户集中,且位于寨子的上方,故而得名上寨。1952至1953年起名上寨乡;1958年起名上寨管理区,属洛旺公社;1962年起名上寨公社,属洛旺区;1969年起名上寨大队,属洛旺公社;1984年起名上寨乡,属洛旺区;1988年改上寨乡为上寨办事处,属柳溪苗族乡;2000年改上寨办事处为上寨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上寨村……。
  因该地曾办过铁厂,并且在纸厂和锡厂的中间,故而得名中厂。1952年起名为中厂乡,属五区;1953年起名为中厂乡,属九区;1956年起名为中厂乡,属八区;1958年起名为中厂管理区,属洛旺公社;1962年起名为中厂公社,属洛旺区;1969年起名为中厂大队,属洛旺公社;1984年起名为中厂乡,属洛旺区;1988年起名为中厂办事处,属洛旺苗族乡;2000年起名中厂村民委员会,属洛旺苗族乡,此名沿用至今。……。
  因有二十四座山丘形似二十四口金钟扑地,故名。钟鸣村……。
  因该地过去盛产大竹,故而得名大竹。1952年属四区管辖名大竹乡;1953年属六区管辖名大竹乡;1958年属两河公社管辖名大竹管理区;1962年属两河区管辖名大竹小公社;1969年属两河公社管辖名大竹大队;1984年属两河区管辖名大竹乡;1988年属两河乡管辖名大竹办事处;2000年属两河乡管辖名大竹村民委员会;2013年属两河镇管辖名大竹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大竹村……。
  因本村旁有一较长的石阶梯,此地因而得名石坎。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石坎。1952年属石坎乡;1958年属石坎管理区;1961年属石坎公社;1969年属石坎大队;1984年属石坎镇;1988年属石坎行政村,2000年属石坎村民委员会;2015年改为石坎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石坎社区……。
  半河从发源地流至与干沟河交汇处,恰好处于该河的一半,故名半河。1952年为半河乡,属四区所辖;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所辖,为半河公社;1959年为半河管理区,属双河人民公社;1962年为双河公社,属双河区;1969年为半河大队,属双河公社所辖;1984年改为半河苗族乡,属双河区所辖;1988年改为半河行政村,属双河苗族彝族乡所辖;2000年改设半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半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