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3]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13]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草鞋田小组等1638个村(组)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
  因此地山栾叠重,原名“蛮部山”,据析是中原征服南方时,彝人据守此地,故得原名蛮部山。于1952年讳“蛮”书“芒”,得名“芒部山”。1951年命名为芒部山乡;1969年更名为芒部山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芒部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芒部山乡;1989年更名为芒部山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芒部山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芒部山村……。
  因彝族头目陇锡久在此处建庄园,房屋后种植松树一片,取其松柏长青之义,故名松林。1951年设松林乡;1969年更名为松林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松林大队;1984年更名为松林乡;1989年更名为松林行政;2000年更名为松林村名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松林村……。
  山脚组、环路组、下寨组、上寨组、田湾组、河坎上组、关门山组 。
  1979年设大队,一地取一字,合称“龙井”,而得名龙井。1979年命名为龙井大队;1984年更名为龙井乡;1989年更名为龙井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龙井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龙井村……。
  因清朝时期,官府择地建城,丈量过,称官丈坝,1950年改称官庄得名,片材名。1951年命名为官庄乡;1969年更名为官庄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官庄大队;1984年更名为官庄乡;1989年更名为官庄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官庄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官庄村……。
  吕家寨组、湾子组、桥边组、坝头组、寨子组、大河组、垮岩组 。
  “法打”为彝语,“法”意为岩,“打”意为上方,即岩上方的坪子。发达是彝语“法打”的音译,得名发达。1951年设发达乡;1969年更名为发达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发达大队;1984年更名为发达乡;1989年更名为发达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发达村名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发达村……。
  解放前一陇的地主在此建仓,得名仓上。1951年设仓上乡;1969年更名为仓上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仓上大队;1984年更名为仓上乡;1989年更名为仓上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仓上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仓上村……。
  因“法地”是彝语“法迪”的变音,“法”意为岩,“迪”意为平地,即有岩的平地,得名发地。1951年设法地乡;1969年更名为法地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法地大队;1984年更名为法地乡;1989年更名为法地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法地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法地村……。
190、银厂村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 贾家坝组洞湾组
  因过去境内有一些地方冶炼铅锌提炼银,开过银厂,故名银厂,片村名。1951年设银厂乡;1969年更名为银厂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银厂大队;1984年更名为银厂;1989年更名为银厂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银厂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银厂村……。
  因清朝时期此地设塘驻兵,名“芒部塘”,亦称“芒部城”。后因语音演变,“巴拉坝”称“pānglāng坝”。近音写螳螂,称螳螂,片村名。1951年设螳螂乡;1969年更名为螳螂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螳螂大队;1984年更名为螳螂;1989年更名为螳螂行政村;2000年村更名为螳螂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螳螂村……。
  因此地曾是通往四川的要道,早先搭木铺板成桥,即称“板桥”,故名,系片村名。1951年设板桥乡;1969年更名为板桥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板桥大队;1984年更名为板桥;1989年更名为板桥行政地;2000年村更名为板桥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板桥村……。
  “阿都”为一家彝族的名号,即阿都家住的地方。因此地曾为彝族的聚居地,故而得名阿都。1952年设阿都乡;1958年更名为阿都管理区;1962年更名为阿都公社;1969年更名为阿都大队;1984年更名为阿都乡;1988年更名为阿都办事处;2000年更名为阿都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阿都村……。
  因过去杨姓土目在此地养的马很大且较多,故而得名大马。1952年属一区管辖名大马乡;1958年属大河公社管辖名大马管理区;1962年属大河区管辖名大马公社;1969年属大河公社管辖名大马大队;1984年属大河区管辖名新场镇;1988年属新场乡管辖名大马办事处;2000年11月属新场乡管辖名大马村民委员会;2006年属角奎镇管辖名大马村民委员会,2021年3月18日后属发界街道管辖,大马村民委员会自得……。
  据传,清代此地有一深水潭,潭中有一条龙,故而得名龙潭。1952年起名龙潭乡,属二区;1958年起名龙潭管理区,属毛坪公社;1962年起名龙潭公社,属毛坪区;1969年起名龙潭大队,属毛坪公社;1984年起名龙潭乡,属毛坪区;1988年起名龙潭办事处,属毛坪乡;2000年改龙潭办事处为龙潭村民委员会,属毛坪乡;2006年起属洛泽河镇名龙潭村民委员会,2020年12月3日改为龙潭社区居民委员会。龙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