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野人谷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野人谷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三区杜家川乡管辖;1950年为九区桥上管辖;1952年为九区管辖。

称为黄粮乡;1956年为桥上区,安阳乡管辖,称黄粮村;1958年为桥上公社安阳管理区管辖,称黄粮大队;1964年为桥上区安阳公社管辖,称黄粮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安阳公社管辖,称黄粮大队;1985年安阳公社合并桥上公社,为黄粮乡管辖,称黄粮村;1989年为桥上乡管辖,称为黄粮坪村;2010年桥上乡改为野人谷镇,黄粮村归野人谷镇管辖。

民国时期属杜家川区甘霞联保。

1952年建立新政权,属桥上区七里乡,1958年,成立毛河农业生产大队,隶属桥上公社安阳管理区(1961年更名安阳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撤销桥上区,将七里、安阳、黄金三个公社合并为安阳公社,县直辖,毛河大队隶属安阳公社。

1984年取销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毛河大队更名为毛河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安阳乡。

2001年桥上乡、安阳乡合并为桥上乡,隶属桥上乡。

2010年桥上乡更名野人谷镇,属野人谷镇至今。

晚清时期,属南乡沿砚三海联保辖。

民国沿袭旧制。

民国20年(1931年),贺龙、邓中夏、柳直菊等率红军转战房县,开辟房县红色革命根据地,成立房县工农政权。

此地隶属三海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21年(1932年),旧政权复辟,国民政府设一区白海乡管辖此地。

后改为一区白海联保谭家湾保。

1952年建立新政权,隶属八区挂榜岩乡管辖。

1956年此地设桥上区公社,辖杜川、木瓜、东蒿等八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成立挂榜岩农业生产大队,隶属桥上公社杜川管理区。

1961年改称桥上区杜川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将杜川、西蒿、东蒿、银坪、木瓜五个公社合并为桥上公社。

1977年,开始建设谭家湾水库,为便于组织协调,从挂榜岩大队分出成立谭家湾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人民公社化体制,回复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谭家湾大队撤销,成立谭家湾村村民委员会,同时划归县水电局谭家湾水库管养处管理。

2015年,农林水事业单位改革,将其所管理行政村归还建制,划归野人谷镇(原桥上乡)管理至今。

晚清时期,属南乡沿砚三海联保辖。

民国沿袭旧制。

民国20年(1931年),贺龙、邓中夏、柳直菊等率红军转战房县,开辟房县红色革命根据地,成立房县工农政权。

此地隶属三海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21年(1932年),旧政权复辟,国民政府设一区白海乡管辖此地。

后改为一区白海联保谭家湾保。

1952年建立新政权,隶属八区挂榜岩乡管辖。

1956年此地设桥上区公社,辖杜川、木瓜、东蒿等八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成立挂榜岩农业生产大队,隶属桥上公社杜川管理区。

1961年改称桥上区杜川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将杜川、西蒿、东蒿、银坪、木瓜五个公社合并为桥上公社。

1977年,开始建设谭家湾水库,为便于组织协调,从挂榜岩大队分出成立谭家湾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人民公社化体制,回复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谭家湾大队撤销,成立谭家湾村村民委员会,同时划归县水电局谭家湾水库管养处管理。

2015年,农林水事业单位改革,将其所管理行政村归还建制,划归野人谷镇(原桥上乡)管理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