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梓潼县玛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梓潼县玛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玛瑙镇兴隆场社区位于玛瑙镇场镇,由兴隆社区、桑林村、普光村合并取名为兴隆场社区,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68亩,林地面积2341亩。全社区辖9个居民小组,933户2361人。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90人,其中女性15人,男性75人。农电入户率100%,网络入户率100%,近3年修水泥路2.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安装场镇限高栏2处,使我社区基础设施面貌得以较大的改善。通过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居民致富,2020年人均纯收入15600元。

玛瑙镇红庙村位于梓潼县南部、玛瑙镇东北部,距梓潼县城16公里,距玛瑙场镇2公里,东会宝石乡土塔村,南与玛瑙村,西连贞元村,北与桐麻村相连。辖区幅员面积约5.9公里。耕地面积4000余亩,林地面积3200余亩。辖4个村民小组共383户1104人。共有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4名。主要经济来源是粮油和海椒种植,畜禽发展。

玛瑙镇桐麻村位于梓潼县城东南方,玛瑙镇东北方属浅丘山林地区,距梓潼县城20公里,距玛瑙镇3公里。现桐麻村由(原桐麻、桥楼、龙潭)三个自然村组成,幅员面积近20平方公里,总户数782户,总人口2519人,辖11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共7人,总支部班子5人,村委班子5人,共有党员88人,下设4个支部委员会。耕地面积8685亩,林地12915亩,水域设施用地694亩,其他土地900亩。主要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家禽、家畜,种植业以海椒、花生、药材、优质水稻为主。

此村境内有一老地名瓦苍坝,相传此坝曾挖出过金瓦,故名。该村1941年属于兴隆乡(玛瑙乡)第十一保,1955年办社时,取名松林社,公社化时叫松林大队。

1964年四清时取序数名九大队。

1981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瓦苍大队。

1983年为瓦苍村,沿用至今。

玛瑙镇瓦苍村幅员面积5.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9亩,辖4个村民小组,285户,825人,流转土地450亩,养殖业以生猪、家禽、家畜,种植业以玉米、水稻、蔬菜为主。村内有兰庭鱼业家庭农场,蓝地有限公司2个企业。

玛瑙镇玛瑙村由大埝村和玛瑙村合并,取名为玛瑙村,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2898.6,以种养农旅发展为重点,辖8个村民小组,575户.总人口1575人,扶贫代养场一栋,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在新建生猪代养场两栋,依托原九院十所,引进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万亩樱花发展旅游,民宿,餐饮等。

村内有一石拱桥名贞元桥,村借桥名,故名。该村建国前俗称“郑家坝”,属于兴隆乡(玛瑙乡)第十三保,建国后1955年办社时取名真元社,公社化时叫真元大队,1964年四清时区序数名七大队,1981年10月经梓潼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真元大队,1983年为真元村。

2015年梓府办函[2015]63号更名为贞元村,沿用至今。

玛瑙镇贞元村位于玛瑙镇西南2公里处,由原贞元村和上河村合并组成。辖6个小组,共有人口1430人,457户,耕地面积3950亩,主要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家禽、家畜,种植业以水稻制种、花生、海椒为主。

玛瑙镇交泰村距离玛瑙镇七公里,由原梓盐村,高垭村,后山三组和交泰场镇合并为交泰村.辖9个社,1467人.耕地3371亩,属省级传统村落,市级文明村,卫生村,辖区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九院五所旧址。年产3万吨有机肥料的四川嘟嘟宝科技有限公司,有四栋年出栏生猪1.4万头的生猪代养场。便民服务站设在原交泰乡便民服务中心。

此村有一黄花山,故名。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叫黄花社。

公社化时为兴隆公社七区队。

1961年交泰建乡制,属四大队。

1981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黄花大队。

1983年为黄花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与土垭村合并仍称黄花村。

玛瑙镇黄花村距玛瑙镇7公里,幅员面积约11平方公里,由原土垭村与黄花村合并组成。辖区8个组,共有522户1472人。耕地面积4375亩。是梓潼县玛瑙镇贫困村,共有贫困户56户,183人,近几年为改变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硬化道路4公里。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扶贫代养场1栋。2020年已全面实现脱贫。

玛瑙镇龙台村由原龙台村和原船林合并,取名为龙台村,辖6个村民小组,1124人,393户,耕地3453亩。大力开展旅游业,油菜基地绘制图案,对进入龙台村的主要道路进行整体打造,对现状河滩地进行整理,修建公厕占地116平米,内设残卫、设备用房和小卖部。在鸭鹤岩山顶打造观景平台,修建登山步道、半山驿站、田间特色花廊、游客服务中心等。

玛瑙镇后山村位于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交界处,三梓公路穿境而过。后山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庄山环水绕,风景宜人。全村幅员面积平方9.0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399户,1136人,共产党员56人。全村外出务工640余人。耕地面积2904亩,林地面积5094亩。全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并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因潼江河支流上有一石板桥,加之附近罗姓居住较多,得名罗桥村,故名。该村1941年属于兴隆乡(玛瑙镇)五保,含现在全村。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叫中心社。

1961年交泰建乡制,属于交泰乡五大队。

1981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罗桥大队。

1983年为罗桥村,沿用至今。

玛瑙镇罗桥村位于玛瑙镇南面,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8亩。辖4个村民小组,276户,776人。是梓潼县玛瑙镇贫困村,共有贫困户50户,132人。主要产业以种植玉米、海椒、花生和高芥酸油菜和优质小麦为主。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扶贫代养场1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