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武乡县洪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武乡县洪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1949年为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3年属一区洪水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改为洪水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

1958年改为洪水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改为洪水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

1961年属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广志乡并入洪水镇,韩青垴村民委员会属洪水镇管辖。

本村立村时间无从考证,相传原有一韩姓在此村,后来有李氏、王氏、刘氏、暴氏、高氏来到此村。

据推算约有400多年历史。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朱家垴村并入韩青垴村。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属洪水乡下辖农业社的一个自然村。

1958年属洪水乡洪水农业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9年属洪水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的一个自然村。

1961年属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2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

2001年广志乡并入洪水镇,下广志村民委员会属洪水镇管辖。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长烟村并入下广志村。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行政村,1953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乡。

1956年属下黄岩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

1959年属洪水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

1961年属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广志乡并入洪水镇,下黄岩村民委员会属洪水镇管辖。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上王岭村并入下黄岩村。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3年属一区洪水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改为下黄岩乡大岔沟农业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61年改为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72年属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广志乡并入洪水镇,西才垴村民委员会属洪水镇管辖。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道场村和杏树烟村并入西才垴村。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属下黄岩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

1959年属洪水乡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

1961年属广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广志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广志乡并入洪水镇,上黄岩村民委员会属洪水镇管辖。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庄沟村和下石墙村并入上黄岩村。

1953年,墨镫村属一区(洪水)的墨镫乡管辖;1958年8月,墨镫乡马堡乡合并为马堡人民公社;1959年,马堡人民公社改称墨镫旭光人民公社;墨镫村隶属于墨镫人民公社。

1971年山西省调整行政区划,墨镫人民公社被划归左权县管辖。

1972年墨镫人民公社重归武乡县管辖,至1982年恢复乡镇,墨镫村隶属于墨镫乡。

1950年墨镫村党支部组织部分农户成立了互助组。

1953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合作社。

1955年在初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高级社。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高级社改称管理区,俗称“大队”,墨镫公分为八个生产小队。

1976年西岭自然村整体迁入墨镫村后生产小队减少为7个。

文化大革命时期,管理区该称为革命委员会。

1984撤销生产大队设立墨镫村民委员会。

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1953年设马堡乡,辖马堡、羊圈、戈北坪、麦尖岭、南坪、雁过街等村。

1956年乡制扩大,与墨镫乡合并为马堡乡(乡所设在墨镫)。

1958年成立马堡人民公社,1959年改墨镫人民公社,公社实行政设合一制,村改管理区,马堡设管理区。

同年实行移民并村,南山村民全部移居马堡,南坪村亦划归马堡。

1960年南山移民返回原村合并于青草堙管理区,南坪村页单独设管理区。

1962年管理区又改成生产大队,下设生产小队。

1966年南坪村在次与马堡合并,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通知,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省革委晋区划第四号文件,将划归左权县的墨镫公社仍属我县管辖,1984年,公社改为乡,马堡改为村民委员会,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1949年为武乡县一区(洪水)下设的一个村。

1953年为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乡。

1956年为白河乡下辖的1个农业社。

1958年为马堡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为墨蹬乡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61年为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1年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划给晋中地区的墨镫乡仍归我县管辖,1984年为墨镫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下辖新村,寨上。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玉石沟村和曹家烟村并入新村。

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1949年洪水区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洪水区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墨镫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

1958年马堡乡新村生产大队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村。

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通知,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省革委晋区划第四号文件,将划归左权县的墨镫公社仍属我县管辖,1984年属墨镫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下辖南背(无人居住),窑沟(无人居住),戈北坪。

2019年合并行政村,将羊圈村并入戈北坪村。

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合家垴村何时立村,及村名的由来已无可考证。

明清以前直到现在,合家垴村就是一个多杂姓氏聚居的村庄。

多个姓氏的家族,合住一个山梁土垴上,这就是之所以叫做合家垴村的原因。

里甲制度始于明代,清初沿用其制。

清乾隆55年:行政区采用里甲制,武乡全县分为十里,辖一百零六甲。

合家垴村属皋阳里七甲。

清中期行政区划改为乡约制,即按地理条件将若干村编为一约,每约设乡约若干人。

当时合家垴村属新村约。

民国五年(1916年)武乡县开始实行区村制度,全县划分为三个区,八十四个边村,其中县东部地区以洪水为中心,划分为武乡二区,辖编村28个,区署驻洪水镇九龙庙。

合家垴村属于二区,白和村编。

民国三十年(1941年)取消编村制,改设行政村,武乡分辖为武东、武西两个县。

武乡(东)管辖八个行政区(1-8区),洪水成为武乡(东)一区、合家垴则属武乡一区合家垴村。

抗日战争时期,武乡境内分敌战区、解放区、游击区、合家垴属解放区。

1949年洪水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3年属一区洪水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白和乡新村农业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8年马堡乡新村生产大队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9年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

1972年省革委晋区划第四号文件,将划归左权的墨镫公社仍属我县管辖。

1984年属墨镫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为洪水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为墨镫下辖的一个农业社。

1958年为马堡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

1961年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通知,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将划给晋中地区的墨镫公社仍归我县管辖,1984年属墨镫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至今。

下辖青草堙(南山),黄堙,果树圪道,黄背角。

1949年属一区(洪水)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洪水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6属墨镫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8年属马堡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墨镫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通知,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省革委晋区划第四号文件,将划归左权县的墨镫公社仍属我县管辖,1984年墨镫乡下辖的村民委员会,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

1949年洪水区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1953年洪水区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

1956年白和乡新村农业社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8年马堡乡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59年墨镫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61年墨镫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1年省革委66号文件通知,将我县的墨镫公社划给晋中地区左权县管辖,1972年省革委晋区划第四号文件,将划归左权县的墨镫公社仍属武乡县管辖,1984年属墨镫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2017年撤并行政村,将玉石沟村并入新村。

2019年合并行政村,将玉石沟村从新村撤出,与雁过街村、井湾村、上北台村合并为玉石沟村。

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墨镫乡整建制并入洪水镇,沿用至今。